一文读懂中医治便秘:辨证施治与实用方剂
一文读懂中医治便秘:辨证施治与实用方剂
便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本文将从中医角度深入探讨便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常见症状,并提供实用的调理建议。
大便异常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这与大肠的传导功能和胃气的正常下降失调有关。主要的问题一般都能反映在大便的次数、性状以及颜色上。
便秘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周期延长,大便坚硬,排便困难,或是排出无力且不畅。即使 每天都有排便 ,如果大便不畅通或量少,也可以被视为便秘。通常还会伴随着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头晕、口臭、肛裂、痔疮、排便带血,以及出汗、气短、头晕心悸等症状。
便秘主要症状
热结腑实证 – 多为便秘时伴随着腹部胀满、按压痛、舌苔黄厚干燥。
阴虚肠燥证 – 多为干燥难以排出且数日才排便一次,同时伴有口干、舌红少津的情况。
气虚或阳虚证 – 多为大便不畅或排出不爽,但大便并不干燥,苔腻厚。
认清便秘原因 改变身体素质
发病原因通常与外邪如寒热感染、不当饮食、情绪波动、脏腑功能失调、缺乏运动、或是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多以慢性病变为方式慢慢显现。
(一)记录排便周期
便秘时排便频率通常减少,但不一定有固定周期;有时虽周期正常但大便困难。这表示仅靠排便频率无法全面判断便秘,还需考虑大便的质地。
(二)辨别大便质地
如大便 干燥且硬 ,肛门灼热,可能表示 内部燥热 ;如大便 干结 ,排出时力不从心,可能是体内 阴寒虚滞 ;如大便 不甚干结 ,排便时断续不畅,可能是 气滞 ;如大便 不干结 ,欲便不出,便下无力,多为 气虚 。
(三)辨别舌质舌苔
舌红少津,无苔或少苔,为阴津亏少。舌淡少苔,属气血不足。舌淡苔白滑,属阴寒内结。舌苔黄燥或垢腻,属肠胃积热。
中医治疗「实证便秘」与「虚证便秘」
阳结者邪有余,宜攻宜泻者也;
阴结者正不足,宜补宜滋者也。
知斯二者即知秘结之纲领矣。《景岳全书.秘结》
便秘总由大肠传导失职所致,分 实/虚 两种。并非单纯通下泻下药所能医治,而当分实虚辨证论治。
实证便秘 – 为邪滞胃肠,壅塞不通。 以驱邪为主 ,需要排除体内的病邪来恢复肠道功能。
肠胃积热 – 有 「麻子仁丸」 来缓解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及舌红苔黄燥等症。
气机郁滞 – 有「 六磨汤 」来缓解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后不爽,肠鸣矢气、腹胀、胸胁满闷、嗳气频作、纳呆、舌苔薄腻等症。
阴寒积滞 – 有「 大黄附子汤 」来缓解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呃逆呕吐、舌苔白腻。
虚证便秘 – 为肠失温润,推动无力。常见于体质较弱或年长者,需通过滋养和强化身体的方法来治疗。
气虚便秘 – 主要症状为大便并不干硬,也有便意,但排便困难,体力消耗后感到特别疲惫。建议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品,并适量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以促进肠道蠕动。治疗上,采用补气润肠,健脾升阳的方法,通过服用 「黄芪汤」 来增强体质,提升肠道健康。
血虚便秘 – 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硬及排便困难,并伴有面色苍白、心悸、健忘等症。此情况常见于特定人群,如产后和贫血患者,建议补血并增加营养,特别是摄入丰富铁质的食物,如猪肝和菠菜。治疗方法包括养血和润肠,使用 「润肠丸」 亦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阴虚便秘 – 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硬、体重下降、头晕耳鸣等。这类型的便秘常伴随身体的整体干燥,建议饮食中加入能滋润肠道的食物。治疗上,建议滋阴润肠,适合的方药是 「增液汤」 以促进通便。
阳虚便秘 – 症状多样,从排便困难到身体寒冷。此状况常见于年长者。治疗着重于温暖身体,避免冷食,并推荐温热性食物和饮品。 「济川煎」 有助于调和身体阳气,改善肠道健康。
参考资料:
本文只作信息分享,图片源自网上并 只作参考 ,并不构成任何广告、推广或促销性质,如有侵权冒犯烦请告知,我们会尽快处理。
图片源自网上,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体质症状因人而异,建议可找合格的注册中医师咨询及进行适宜之调理。
以上言论/文章/信息,纯粹信息性分享,并不代表本台立场与观点。
所有发布于平台上的文章及图片,为平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引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