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现“秋老虎”,多措并举应对高温干旱保丰收
立秋后现“秋老虎”,多措并举应对高温干旱保丰收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3 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然而,立秋过后,天气并不会立刻变得凉爽宜人,往往还会有一段较为炎热的时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
“秋老虎”一般指立秋之后短期回热的天气,通常发生在 8 月至 9 月之间。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可能持续半个月甚至更久。这段时间的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给人的感觉就像炎热的夏季并未真正结束。“秋老虎”的出现对农业生产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来说,秋老虎期间的高温和充足的光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一些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例如,水稻正处于灌浆期,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有助于籽粒饱满,提高产量和品质。玉米也在这个时期进入了生长的关键阶段,良好的光热条件能够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
然而,“秋老虎”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持续的高温和干旱可能导致土壤水分迅速蒸发,使得农田缺水干旱。
这对于一些需水较多的农作物,如蔬菜、棉花等,可能会造成生长受阻、落花落果等问题,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在果园里,秋老虎可能导致果实日灼病的发生。强烈的阳光照射会使果实表面温度过高,造成果皮灼伤,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品质。同时,高温干旱还容易引发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例如,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繁殖速度加快,给农作物带来更大的危害。
为了应对“秋老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在灌溉方面,要及时为农田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可以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减少水分蒸发。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同时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危害。此外,还可以通过种植抗逆性强的品种、合理密植等方式,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抗逆能力。
总之,“秋老虎”是立秋过后的一种特殊天气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挑战。
农民们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以减轻“秋老虎”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农作物的丰收。同时,气象部门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也应加强服务,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和实用的农业技术指导,共同应对“秋老虎”,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