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角度”揭秘
人像摄影“角度”揭秘
在人像摄影中,角度的运用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照片的视觉效果,更考验着摄影师的审美素养和视角洞察力。本文将从"上下拍摄高度"和"旋转拍摄角度"两个维度,详细解析各种拍摄角度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帮助摄影爱好者提升人像摄影水平。
上下拍摄高度
平拍
平拍,即人的视角,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拍摄角度。虽然这个视角不太讨喜,但却是打好摄影基础的关键。在平视的角度下,摄影师需要从芸芸众生中锻炼"摄影眼",从茫茫人海中提升"构图嗅觉",从熙来攘往中发现"视觉兴奋点"。这是高机位、低机位、大光圈牛头、全幅旗舰机都无法给予的创作技能,是镜头后面的那个头的最强呈现。
俯拍
俯拍,即鸟瞰或上帝视角,常用于塑造角色的丑恶、畏缩、卑微、弱小、乞求和祈祷等形象。此外,俯拍还能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将眼睛拉大,下巴收窄,塑造出萌萌哒的少女感。关键词是可爱、柔弱、萌新、厨娘、元气。
仰拍
仰拍常用于塑造英雄人物、傲慢狂妄的人物形象,或拉出大长腿的感觉。但需要注意的是,仰拍时要提醒模特收下巴,防止下颔被拉宽或拍到大鼻孔。此外,仰拍时还要注意模特的走光问题,以免影响拍摄效果。
旋转拍摄角度
正面
正面拍摄一般不太出片,除了证件照和肖像照,很少有小姐姐愿意正面拍摄。因为正面的人物是左右对称的,很容易衬托出各种细微问题。作为摄影师,如果打算正面拍照,适当的在小姐姐的美姿上做些调整,比如四肢的错落搭配,头部转动微侧或者朝一边抬下巴(歪头感觉),以此打破对称,这样就可以有效规避不够对称的瑕疵。
斜侧
摄影人是非常喜欢这个角度,因为,既能保证模特三分之二的脸庞呈现,头部和身体的体积感也能获得更好的展现。打个比方,一个正方体,正面拍摄,你只能拍到一个正方形,也就是说,你拍到的是一个面(面积)。但是,你把正方体放成斜侧方位(或者是走到斜侧的位置),这个时候,正方体的立体感受才能呈现在你的照片中,你所拍到的是一个形体(体积)。
而且,斜侧更容易施展出多种优美的姿态,比如,我们让模特拧麻花(脚朝左,头朝右,拧身体),这种姿态可以呈现出女性形体的柔软。建议多使用,在实战中总结出更多这个视角的妙处。
侧面
侧面拍摄对于体型偏胖的模特来说,是重塑纤瘦体型的最佳选择。而且,侧面还有一个好处,是最可能呈现出曲线美的一个角度。在实战中,一旦意识到不同视角对人物的刻画,就不会再盲目的拍摄,更不会抱着"后期修图时再液化"的心理了。还是那句老话,前期能搞定的事情,不要交给后期去完成。
背面
背面拍摄通常在以下四种情况下使用:
- 模特对五官不自信但对自己的身材很自信时
- 摄影师对自己的拍摄技术不自信时
- 背侧和斜侧一样,都容易产生人物的体积感
- 制造唯美的意境大片
此外,背面还有一个好处,如果不懂如何调整美姿,可以让模特背过身去,然后再让她转头转身子,这种原地拧麻花,很容易拍到唯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