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仁济医院:敏感菌株中发现沉默型NDM-1耐药基因
上海仁济医院:敏感菌株中发现沉默型NDM-1耐药基因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李敏团队在临床耐药菌研究领域权威期刊《药物耐药进展》(中科院1区)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潜伏在临床敏感菌中的沉默型NDM-1耐药基因,这一发现对临床抗感染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研究团队发现,即使是对抗菌药物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也可能携带沉默型NDM-1耐药基因,导致临床治疗失败。
研究纳入了一位老年男性肺炎患者,该患者在六个月内经历了四次复发性肺炎。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的6株肺炎克雷伯菌,虽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MIC值仅为0.25 μg/ml,属于高度敏感菌株,但美罗培南治疗始终无法彻底清除病菌。
细菌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这6株菌属于同一克隆,且都携带了位于IncX3质粒上的blaNDM-1耐药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质粒插入序列IS5的重排,导致blaNDM-1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完全缺失,使得该基因处于沉默状态,从而表现出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的表型。
尽管这些携带沉默型blaNDM-1基因的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高度敏感,但体外杀菌实验和小鼠感染模型均证实,这类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表现出显著的耐受性。在高浓度美罗培南作用下,菌株生长虽受抑制,但不能被完全清除。敲除该沉默基因后,美罗培南的杀菌效果显著提升。
这一研究发现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临床医生不仅要关注表型耐药菌株,对敏感菌株也要保持警惕。在表型敏感但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通过分子检测方法识别可能携带沉默耐药基因的菌株,制定合理的抗感染策略。
该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秦娟秀、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检验技师朱渊及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诸一为共同完成。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的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