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熊去氧胆酸治疗肝硬化黄疸效果显著,新型疗法研究取得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22:0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熊去氧胆酸治疗肝硬化黄疸效果显著,新型疗法研究取得突破

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是熊胆中含量最多的化学成分,也是治疗肝硬化黄疸的重要药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对UDCA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肝硬化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

01

熊去氧胆酸的基本介绍

熊去氧胆酸是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干燥胆囊中的主要成分,属于胆汁酸类化合物。它具有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之功效,最早见于唐代甄权的《药性论》。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熊去氧胆酸具有保肝利胆、抑菌、抗氧化抗炎、溶石防石、镇咳祛痰、降血脂、抗肿瘤、抗惊厥、抗细胞凋亡、抗血栓、抗过敏、减肥降脂、明目、降血糖、助消化等多种药用功能。

02

熊去氧胆酸在肝硬化黄疸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熊去氧胆酸在治疗肝硬化黄疸方面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1. 促进胆汁生成和分泌:熊去氧胆酸通过抑制胆固醇在肠道内的重吸收和降低胆固醇向胆汁中的分泌,从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促进胆汁的生成和分泌。

  2. 改善胆汁成分:熊去氧胆酸能改变胆汁中胆盐、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比例,使胆固醇过饱和状态得到改善,有利于胆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3. 保护肝细胞:熊去氧胆酸具有细胞保护作用,能减轻胆汁酸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4. 免疫调节:熊去氧胆酸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肝脏损伤。

临床研究表明,熊去氧胆酸对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它能显著改善肝功能指标,如AST(SGOT)、ALT(SGPT)和γ-GT等,减轻黄疸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对于部分UDCA不耐受的PBC患者,含酒精酸被用作替代治疗方案,但其应用常伴随着不良反应的发生。

03

熊去氧胆酸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虽然熊去氧胆酸在治疗肝硬化黄疸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此外,极少数病例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胆结石钙化、风疹及稀便等不良反应。在治疗晚期原发性胆汁肝硬化时,偶见肝硬化失代偿情形;在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时,极少病例可发生严重的右上腹疼痛。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熊去氧胆酸必须在医生监督下使用。主治医师在治疗前三个月必须每4周检查一次患者的一些肝功能指标,并且以后每3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指标。此外,为了评价治疗效果,及早发现胆结石钙化,应根据结石大小,在治疗开始后6-10个月,做胆囊X射线检查。

04

新型治疗策略展望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茵陈蒿多糖(APS)对胆汁淤积和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研究表明,APS能够通过调节微生物群和激活Nrf2信号通路,有效缓解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症状。这一发现为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为其靶向肠道微生物群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证据。

此外,研究还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调与胆汁淤积性肝病之间存在关联,调节微生物群可能对治疗胆汁淤积性疾病具有潜力。粪便细菌移植对PSC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提示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调与胆汁淤积性肝病之间存在关联,调节微生物群可能对治疗胆汁淤积性疾病具有潜力。

总之,熊去氧胆酸在治疗肝硬化黄疸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同时,新型治疗策略如茵陈蒿多糖等的研究进展,为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