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玉收藏防坑指南:专家详解年代判断与真伪识别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24: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玉收藏防坑指南:专家详解年代判断与真伪识别

随着古玉收藏热的持续升温,如何鉴定古玉的真伪和年代成为收藏爱好者关注的焦点。本文系统介绍了古玉鉴定的基本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玉料到工艺,全方位解析古玉的鉴定要点,帮助收藏者练就一双慧眼,避免收藏误区。

宏观看年代

要判断一件古玉器的年代,主要依据玉料、器形、纹饰、刀工、沁色的时代特征,这种方法被称为“宏观看年代”。

通过玉料看年代

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不同地区的玉器使用了不同的玉料。例如,红山玉器以岫岩玉为主,良渚玉器以阳起石、蛇纹石为主,齐家玉器以新疆玉、和田玉为主。夏代玉器多用南阳独山玉,商代和田玉大量使用,西周则多用和田玉和新疆玉,春秋战国以和田青白玉为主,汉代以后和田白玉成为主流。了解这些用料特点,结合器形、纹饰特征,有助于断代。

通过器形看年代

玉器的器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玉猪龙、C形龙是红山时期的典型器形,玉琮在良渚、齐家时期盛行,玉圭始于夏商,兴于西周,“六器、六瑞”形成于西周,片状龙、虎、兽佩兴于春秋,谷纹璧始于战国,辟邪出自汉代,飞天始于魏晋,玉山子始于宋代。因此,器形是断代的重要依据。

通过纹饰看年代

不同历史时期的玉器纹饰具有独特风格。红山文化的玉器以刀状边、瓦构纹、牛鼻孔为特征,良渚文化有神人兽面纹、耳朵形眼眶纹,夏商时期流行臣字眼、方格纹、方折叠纹,西周以龙凤纹为主,春秋有龙首纹、饕餮纹,战国则有谷纹、蒲纹、螭虎纹,汉代出现四灵神纹,唐宋流行植物花鸟纹,辽金有秋山春水纹,明清则以蝙蝠纹、龙凤呈祥纹为特色。掌握这些纹饰特征,是断代的关键。

通过加工痕看年代

玉器加工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石制玉器时期、铁制玉器时期和现代机械加工时期。每个时期的加工痕迹都有其特点。例如,石制玉器时期的钻孔多为磨制,铁制玉器时期的阴刻线多呈V字形,现代机械加工的阴刻线则多为U字形。了解这些加工痕迹特征,有助于判断玉器的年代。

通过沁色看年代

沁色是玉器在特定环境中长期受有色元素沁入形成的。天然沁色沿纹理结构由表及里,过渡自然,而人工做沁则浮于表面,缺乏自然过渡。根据沁色判断年代需要结合玉料、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

微观断真假

要区分真伪古玉,需要借助蚀斑、冰裂、包浆、抛光等微观特征。

通过蚀斑断真假

玉器的蚀斑形成需要上千年时间,天然蚀斑收口自然、不规则,溃洞内如天然溶洞留有熔岩状。人为仿造的蚀斑则收口较规则,溃洞成碗或杯状,洞内较平滑。先工后癍的为真古玉,先癍后工的是老料新作。

通过冰裂断真假

自然冰裂需要2000年左右时间才能形成,沿裂纹有轻重不同的沁色,过渡自然。人为仿造的冰裂纹裂纹较大较深,人工着色做沁,无自然过渡现象。

通过包浆断真假

天然包浆摸着温润,手感好,光线晶亮柔和而不耀眼,用水煮几小时或用喷焰式火机烧5~10秒钟,不褪色不走光。人造包浆不够温润,手感不好,光线要么不够晶亮,要么贼光耀眼,用水煮几小时或用喷焰式火机烧5~10秒钟后,有褪色走光的现象。

通过抛光断真假

古老玉器的抛光光泽柔和,亮而不耀,用50倍的放大镜看可见抛光打磨痕不规则,痕棱圆润。新仿古玉器则采用机械轮砂轮或布轮抛光,抛光痕规则,痕棱起峰,贼光四射。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古玉的年代和真伪。对于古玉收藏爱好者来说,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