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视通注销牌照,申鑫支付停摆,上海旅游卡迎新生
银视通注销牌照,申鑫支付停摆,上海旅游卡迎新生
支付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近期,三家相对冷门的支付机构——银视通、申鑫支付和上海旅游卡——的命运走向引发了行业关注。银视通注销了其唯一的数字电视支付牌照,申鑫支付因经营问题停止交易业务,而上海旅游卡则凭借新版"Shanghai Pass"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支付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折射出不同支付业务类型的价值重估。
银视通:数字电视支付的落幕
银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银视通”)于2024年5月11日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最新“丢牌”的支付机构。银视通由中国银联、上海文广集团、平安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于2011年6月2日,2012年6月获得支付牌照,获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三网融合领域的数字电视支付业务。
银视通的成立初衷是面向各类运营商客户不同网络环境给电视支付业务提出的需求,提供统一支付平台、统一服务门户、统一用户认证、多屏互动的融合支付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电视支付业务并未获得预期的发展,一直保持冷门状态。
据移动支付网统计,人民银行发放支付牌照的历史中,仅有6家机构曾获得数字电视支付资质,目前保留该资质的支付机构只剩拉卡拉和数码视讯。
申鑫支付:经营困境下的停摆
上海申鑫电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申鑫支付”)于2024年5月20日发布停止交易业务公告,表示因公司经营问题,决定停止支付交易业务。申鑫支付成立于2004年2月,2012年获得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为银行卡收单,覆盖范围仅限于上海。
尽管银行卡收单是一项不错的支付业务,但申鑫支付的母公司上海衡源及其实际控制人徐国良陷入重重债务危机,导致公司经营出现大问题。2023年6月,申鑫支付成功续展支付牌照至2027年6月,但最终仍因经营问题停止交易业务。
上海旅游卡:预付卡业务的新生机
上海都市旅游卡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旅游卡”)近期推出的“Shanghai Pass”备受行业关注。该卡由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上海久事集团实际控制,主要面向入境人士,旨在解决移动支付难、预约不便等问题。
“Shanghai Pass”具有三大特色:非实名销售、跨场景使用和小额支付便利,整体上与香港八达通、日本Suica卡等成熟产品思路相似。该卡打通了交通出行、文旅场馆、商超购物等各类消费场景,被一些媒体称为“沪版八达通”。
在移动支付冲击下,以卡片为基础的预付卡产品在各地一直不温不火。2023年4月,西安长安通因小额消费业务萎缩主动注销支付牌照。而上海旅游卡则借助“来华支付便利化”行动,为地方性预付卡机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支付业务价值重估
过去多年,支付牌照的价值很大程度在于资质类型。但随着行业发展至新的阶段,回归支付本源、尊重市场规律才是最终王道。数字电视支付没有受到市场认可,那就退出;空有热门的银行卡收单资质但是经营不善,也应淘汰;近年来逐渐被边缘化、被视为鸡肋的地方性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在遇到机遇时也能有高光时刻。所谓时也,势也,这才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