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教学查房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学查房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病例教学查房记录,详细介绍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过程、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并对相关医学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病例资料
主诉
“反复头痛、头晕6天,加重1天”
入院时间
2014年09月14日09:09
病史特点
- 病程短,急性起病。
- 患者自述6天前,饮白酒1斤后,次日于打喷嚏后出现剧烈头痛,表现为双侧颞枕部爆烈样疼痛,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重,伴头晕、乏力,无呕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大小便失禁。到所诊治疗(具体不详),自诉服用药物后好转,药效过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3天前到镇医院治疗,具体治疗方案、用药不详,病情无缓解。1天前,患者感头痛加重,伴头晕、乏力、呕心,无呕吐,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差,食欲、睡眠可,病前无外伤史。
既往史
10余年前因“腰椎间盘突出”行腰椎间盘手术。
6年前患者因干活用力出现椎间盘移位,再次手术。
1年前因饮酒后出现头痛,到我院住院治疗好转,(家属诉当时CT提示“脑梗塞”未见报告及CT片)。
吸烟史:20支/天。
饮酒史:半斤白酒/天。
余未问及特殊病史。
查体
T36.6℃P68次/分R20次/分BP141/94mmHg
专科查体:
呼之能应,吐词清晰,时间、地点定向力、计算力正确,烦躁不安,双瞳等大等圆D=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到位,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痛觉对症存在,深感觉检查正常,双侧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颈阻可疑阳性,双下肢克氏征(+)。
辅助检查
(一)头颅CT
大脑镰上份密度略高,边界欠清,左侧额叶蛛网膜下腔走行区见少许条状高密度影,提示蛛网膜少许出血所致,请结合临床。脑干右侧可疑小片状稍低密度影。右侧额颞部内板下可疑薄层稍高密度影,不排除硬膜下血肿所致。
(二)头颅CTA+颈部CTA
头颅CTA:颅内左侧椎动脉细小,颅内椎基底动脉稍迂曲,胸部及颈部动脉轻度粥样硬化,以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危重,左侧大脑中动脉外侧列段起始处见血管发出部稍膨大,且彭大处见数条小血管分支发出。
颈部CTA:胸腺密度稍高。
(三)腰椎穿刺术
患者脊柱外伤后有钢板未取出,未行腰穿
患者除电解质标本回示钾3.37mmol/l(3.5-5.5mmol/l),脑电图、心电图、腹部彩超,肝肾功、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大小便常规等相关检查均正常。
诊断
(一)定位蛛网膜下腔
(二)定性
1.头痛待诊
(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性大
动脉瘤破裂出血?
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
其他?
依据:患者中年男性,有剧烈头痛病史,头颅CT提示:左侧额叶蛛网膜下腔走行区见少许状稍高密度影,提示:蛛网膜下腔少许出血所致。查体:颈阻可疑阳性,双下肢克氏征(+)。故考虑,需完善头颈部CTA等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
2.高血压病?
既往未发现高血压,入院时血压稍高,需考虑,待进一步检测血压。
鉴别诊断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头痛剧烈,入院时血压高,但头颅CT未见脑实质出血,故不考虑。
治疗经过
2014.09.14
入院立即予病危护理、吸氧、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检测,畅通呼吸道。急查血常规、肾功、电解质、心肌酶谱、心电图、血气分析等辅查。予吡拉西坦营养脑细胞、萘普生止痛,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甘露醇控制颅内压、氨基己酸止血、苯巴比妥镇静、麻仁软通便,口服氯化钾补钾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密切观察患者瞳孔、意识以及病情变化。
2014.09.15
患者诉头痛稍有缓解,大小便正常。根据患者头颅CT结果急请脑外科会诊,考虑:自发蛛血,建议进一步CTA检查。遵医嘱执行。
2014.09.16
患者诉头痛较入院时有所缓解,但仍感头痛。遵医嘱予以高乌甲素注射液止痛,尽快完善腰穿,排除颅内感染,患者头颈部CTA检查完成,未见活动性出血,继续目前治疗,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排便。
2014.09.17
患者精神较前好转,食欲、睡眠可,头痛好转,二便正常。患者补充病史说脊柱外伤后有钢板未取出,暂缓腰穿。现患者病情有所好转,继续目前治疗。
2014.09.19
患者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正常。停病危,下病重。停尼莫地平20mg泵入,改用尼莫地平缓释片60mgbid,余治疗继续。
蛛网膜下腔的解剖位置
人脑的表面有三层被膜: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
蛛网膜是一层及其菲薄的膜,因其上面布满网状的血管而得名。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称蛛网膜下腔。
相关医学知识问答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 脑膜刺激征分为哪几种,怎么检查。
- CTA检查及注意事项。
- 为什么做腰穿能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后注意事项,脑脊液作用以及循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