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9人死于冠心病,这种心血管疾病正在年轻化
每天10.9人死于冠心病,这种心血管疾病正在年轻化
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冠心病的定义、成因、症状、检查方法和治疗选择,帮助您全面了解这一疾病,及早预防和治疗。
冠心病
在香港,心脏病一直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冠心病是最主要的致死类型,男性发病率较高。根据政府公布的数据,2022年平均每天约有10.9人因冠心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近60%。值得注意的是,冠心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由于冠心病的成因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定期体检和进行冠心病检查尤为重要。如果患者能在出现早期症状时及时治疗,将有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什么是冠心病?
心脏每一次跳动都在推动血液流动,将养分和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脏肌肉本身也需要血液供应以维持正常运作。冠状动脉生长在心脏表面,其分布形状类似皇冠,因此得名。冠心病的主要成因是冠状动脉发生狭窄、堵塞或硬化,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心肌缺氧,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损伤或坏死。
冠心病的成因
血管狭窄、堵塞或硬化是导致冠心病的直接原因。除了不可改变的因素外,血管脂肪积聚和老化是主要问题。
脂肪积聚
动脉内脂肪积聚会使血管变窄,影响血流。严重时会形成“脂肪斑块”,导致血管进一步狭窄甚至完全堵塞,这种情况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当这种情况发生在冠状动脉时,就会导致冠心病。
血管老化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组织会变厚变硬,影响心脏供血。虽然年龄是重要因素,但不良生活习惯、压力和遗传等因素也会加速血管老化。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血管老化已不再局限于老年人,冠心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其他常见冠心病成因
-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增加血管和心脏负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 糖尿病: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健康,影响心脏供血。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神经受损而感觉不到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因此定期检查尤为重要。
- 高血脂/高胆固醇: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会积聚在血管中,导致血管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
- 肥胖:肥胖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的风险,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吸烟: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胆固醇含量,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 大量饮酒:酒精中的淀粉和糖分可能导致糖尿病和高胆固醇。
- 压力:长期精神紧张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导致冠心病。
- 缺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供血,预防血管老化。
- 高盐、高糖或高脂饮食:这些饮食习惯与冠心病风险因素密切相关。
- 遗传:有家族病史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更高。
- 性别:女性荷尔蒙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但更年期后风险会增加。
-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血管老化是不可避免的。
冠心病的症状和先兆
冠心病早期常见症状是心绞痛,但具体症状取决于血管阻塞程度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肌坏死,表现为剧烈胸痛、头晕、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和血压骤降,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心绞痛
心绞痛是典型症状,通常在饱餐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患者会感到胸部疼痛、压迫感,有时疼痛会扩散到下颌、颈部、上腹部、手臂或背部。休息或服用药物后症状通常会在15分钟内缓解。
其他症状
- 头晕:可能因大脑供血不足引起
- 呼吸困难: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
- 疲劳:心脏功能下降的迹象
- 心悸:可能发展为严重的心律失常
- 冒冷汗、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需要通过检查发现
冠心病的检查方法
- 验血:检测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评估患病风险。这是常规体检项目,价格便宜。
- 静态心电图:非侵入性检查,记录静息时心电活动,有助于发现心律问题和心肌缺血。但只能记录有限时间的心电活动,如果检查期间没有发作,可能无法诊断。
- 运动踏板心电图:患者在跑步机上运动,监测心电变化。适用于评估运动时的心脏功能,但不适合行动不便的患者。
- 超声波扫描:非侵入性检查,观察心肌收缩和血流情况。适合一般人群,但无法显示冠状动脉。
- 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通过注射造影剂显示冠状动脉情况,有助于评估狭窄程度和钙化情况。
- 心导管及冠状动脉造影:通过X光引导下进行,可以同时评估心脏结构和血管状况。虽然是侵入性检查,但在急性冠心病治疗中非常重要。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抗血小板药物。这些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 通波手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恢复血管通畅。创伤小,成功率高。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适用于严重狭窄或堵塞的情况。手术创伤大,风险较高,通常作为最后的选择。
常见问题解答
- BMI超标是否意味着一定会患冠心病?
- 虽然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患病。长期肥胖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的风险,从而增加冠心病的危险。
- 确诊冠心病后还能进行有氧运动吗?
- 可以,但应避免剧烈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减少冠心病发作次数,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定期体检包括心电图和血液指标正常是否能排除冠心病?
- 不一定。静态心电图只能记录短时间的心电活动,血液指标也不能完全反映冠状动脉状况。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不能仅凭这些检查结果下结论。
- 压力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否需要先进行心理治疗?
- 如果压力已经影响到身体健康,应同时处理生理和心理问题。但冠心病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应及时就医。
- 适量饮酒对心脏有益吗?
- 这一说法缺乏医学证据支持。虽然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有一定益处,但酒精毕竟是刺激性物质,建议限制饮酒量。
- 患有糖尿病一定会患冠心病吗?
- 不一定,但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3倍。糖尿病可能损害心脏神经,导致患者感觉不到心绞痛,从而延误治疗。
- 可以自行购买和服用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吗?
- 虽然这些药物是非处方药,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酸甘油开盖后只能存放8周,购买时需注意有效期。
- 硝酸甘油的副作用有哪些?
- 可能导致低血压、头晕,其他副作用包括头痛、面部发热或发红及心跳加速。
- 如何选择合适的冠心病检查?
- 低风险人群可每年进行基本检查,如心电图和验血。高风险人群或有症状者应选择更详细的检查,如CT扫描。如有症状,应及时就医。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使用的血管从哪里获取?
- 通常从患者的胸腔或腿部获取合适的血管。
- 更年期后继续服用荷尔蒙药物能否降低冠心病风险?
- 虽然荷尔蒙药物可能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但随着年龄增长,血管老化是不可避免的,单靠荷尔蒙药物不能完全预防冠心病。
-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否完全避免冠心病?
- 虽然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风险,但一些不可改变的因素如年龄和性别仍可能增加风险。
- 如果存在多个冠心病危险因素怎么办?
- 应及时就医,根据症状和风险因素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案。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冠心病会复发吗?
- 有可能。冠心病与生活习惯和年龄有关,如果不从源头改善或患者年老,冠心病可能会复发。
- 冠心病治疗期间需要忌口吗?
- 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抗血小板药物。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心脏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