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旧州街:探访壮乡绣球秘境
靖西旧州街:探访壮乡绣球秘境
靖西市新靖镇旧州街,被誉为“中国绣球之乡”,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球,从七、八岁的娃娃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参与其中。靖西绣球已有800多年历史,最早是狩猎工具,后演变为爱情信物,如今已成为壮族文化的象征。
绣球的前世今生
靖西绣球的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期。据记载,绣球最早是狩猎工具,后演变为男女传情的信物。靖西绣球一般由12瓣组成,每瓣绣上不同形状和色彩的图案,在表达美好情谊之外,还象征着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团结一心。
精湛的制作工艺
靖西绣球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浆布制版、裁剪绣片、绘画图案、手工绣花、内衬制作、填充缝合、串珠制作、组合成型8个步骤。一个普通的绣娘用传统工艺一天时间只能做一两个。靖西绣球的制作工艺一般在家庭里传承,老传少,大传小,因此靖西常常有一家四世同堂,每一代人都会制作绣球的情景。
文化内涵与传承
绣球是壮族青年表达爱意的重要媒介。节日时,姑娘会将亲手绣制的绣球抛给心仪的小伙子,若对方有意,会在绣球上系礼物回赠,寓意感情的确认。靖西市政府积极推动绣球文化传承,成立绣球协会,开展各类培训。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芬表示,靖西绣球已有800多年历史,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与发展
近年来,靖西绣球产业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靖西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秀芬,不仅改良了绣球制作工艺,还将其推广到电商平台。同时,她结合年轻人的喜好,使用国际流行的莫兰迪色系对绣球进行上色;将绣球改造成钥匙扣、书包挂件等饰品,使之可以应用到更多的生活场景中;把绣球和壮锦等元素融合,推出体育文化、游戏文化、企业文化等主题的新款绣球。
旅游体验
旧州古镇位于靖西市区南9公里,公元1650年为抵御外乱侵扰,兴建州城,距今已有三百七十年历史,风光以奇山秀水、田园似锦著称。旧州古镇壮乡民族风情浓郁,全国闻名的绣球一条街,依河而建,当地男女老少、祖孙三代都会做绣球,图案精美手工细腻钟灵毓秀。游客可以在这里亲手制作绣球,感受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靖西绣球,这颗承载着壮族人民智慧与情感的“吉祥之球”,正以全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现着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