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小窍门,让你秒变养生达人
中药煎煮小窍门,让你秒变养生达人
中药煎煮看似简单,实则学问多多。想要煎出一剂好药,首先得选对器具——砂锅、陶瓷锅是首选,避免使用铁锅和铝锅。其次,煎药前的浸泡必不可少,一般浸泡30分钟至1小时,让药材充分吸水。火候和时间也很关键,大火煮沸后再转小火慢慢熬制,根据不同药材调整煎煮时间。此外,煎煮用水最好选择纯净水或凉白开,避免自来水中杂质影响药效。掌握这些小窍门,不仅能提升药效,还能让你秒变养生达人,享受健康生活。
选对器具是关键
煎煮中药首选砂锅和陶瓷锅,因为它们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且保温性能好。其次,可以选择搪瓷锅和不锈钢锅。但一定要避免使用铁锅、铜锅和铝锅,因为这些金属容易与药材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降低疗效或产生有害物质。正如《本草纲目》所言:“煎药并忌用铜铁器,宜银器、瓦罐。”
浸泡有讲究
煎煮中药前,要先用凉水浸泡药材至少30分钟,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但是也不能浸泡时间过长,谨防药物发生酶解和变质。水温以夏季常温,冬季25℃左右为宜,切勿使用沸水。一般一服中药需煎煮两次,两次药汁混合后服用。第一煎加水以没过药面2-3厘米为宜,第二煎加水没过药面即可。对于花草叶类及煎煮时间长的药物可以适量增加水量,防止煎干煎焦。煎煮时也不宜在中间数次加水。
火候控制是门艺术
煎药的火候有武火(大火)和文火(小火)之分,煎煮用火应遵循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则,用武火煮沸,煮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煮沸后文火慢煎40~60分钟。
特殊药材需特殊对待
一些特殊药材需要注意煎法。一般质地比较坚硬的矿物类或者有毒药材,如石膏、附子等需先煎。先煎可以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或降低其毒性,然后再加入其他药物一起煎煮。有效成分易挥发或易破坏的药材如薄荷、砂仁、钩藤等需后下。一般是在第一煎完成前5-10分钟时加入。煎煮时易黏腻,有绒毛,体轻易漂浮或易使药液浑浊的药物如辛夷、车前子等需包煎,即装入纱布袋与其他药物一同煎煮。一些名贵药材如西洋参等需另煎,一般需要单独煎煮约2小时,取药液兑服。胶类药物及黏性大易溶的药物,如阿胶等需放入煎好的热药液中熔化后服用。对于贵重而量小的粉末状药物如三七粉等需以适量的温开水或药液冲服。
最后的提醒
最后,总结一下完整的煎药步骤:1.将药材浸泡30分钟。2.开始加水煎煮,大火烧开转小火煎煮。煎煮时要搅拌并加锅盖,防止煳锅以及有效成分的散出。3.转小火后开始计时。4.第一煎完成后将药液过滤于容器中。5.加水进行第二煎。6.两煎所得药液混合后分早晚两次服用。
掌握这些小窍门,你也能煎出一剂好药,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