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病虫害防治新技巧,农民必学!
香蕉病虫害防治新技巧,农民必学!
香蕉作为热带地区的高热量水果,其种植过程中常受各种病虫害困扰,如叶斑病、黑星病、炭疽病等。近期农业技术研究显示,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和新型药剂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控这些病虫害。例如,定期修剪病叶、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和杀虫剂,不仅能提高香蕉产量,还能保证果实品质。此外,合理轮作和土壤消毒也是关键措施。这些新技巧不仅适用于专业蕉农,也能帮助家庭农场主提升香蕉种植效益。
香蕉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模拟演习:未雨绸缪的关键
香蕉生产事关全世界4亿多人的生计和粮食安全,但受到香蕉枯萎病热带第4型病原体的严重威胁。粮农组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农业官员Raixa Llauger说:“一旦侵入其他地区,包括非洲在内,香蕉枯萎病热带第4型将摧毁无数人的生计。要避免这一结果,将我们在拉丁美洲积累的知识分享传播出去至关重要。”
在抗击农业病虫害的长期斗争中,模拟演习已经成为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的重要内容。模拟演习有助于防范所有新发病虫害风险。这是非洲首次举行此类演习,意义重大。来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粮农组织专家也参加了这次演习,该区域在防治香蕉枯萎病热带第4型病原体方面积累了多年经验。
粮农组织技术专家演示了如何采集受感染植物的样本并加以销毁,以阻断病原体在种植园中的传播。位于基安布省穆古加的植物检疫和生物安全站实验室也开展了演习。参与者接受了相关培训,涉及如何接收优先样本,维持生物安全措施,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农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所在社区的酋长也受邀参加,以确保民众知道这只是一次模拟演习,并非真正暴发了疫情。
在筹备模拟演习的过程中,主办方还参观了内罗毕的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直观地了解被感染植物或植物产品进入肯尼亚的可能途径之一。模拟演习是未雨绸缪的关键所在,对于香蕉枯萎病热带第4型如此,对其他病虫害也是如此。
新型药剂:精准打击病虫害
在病虫害防治中,新型药剂的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在台风灾后恢复生产中,推荐使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春雷霉素等治疗性药剂,以及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这些药剂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既能有效防治病害,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应用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它不仅能促进香蕉根系的再生长,还能增加根部有益微生物菌群,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灾后恢复力。同时,配施低浓度钾肥、钙肥,每隔7—10天施1次,连续施3次。除进行根系施肥外,还应喷施叶面肥,如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7—10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
生物防治: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生物防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环保型病虫害防治方法。它通过引入有益微生物,以菌制菌,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防治病害,还能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成功案例:科技助力香蕉产业振兴
哥伦比亚:科学防控下的逆势增长
哥伦比亚就是一个成功例子。尽管该国存在香蕉枯萎病热带第4型,但其传播受到控制,从2019年到2023年底,香蕉生产和出口实际上还有所增加。
广东:持续科研攻关选育抗病品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董涛查看研究所内香蕉的生长状况。经过温室大棚内的炼苗,待香蕉幼苗长到20多厘米高,就可以踏出大棚,移植到土地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盛鸥观察香蕉幼苗的生长情况。
今年,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香蕉新品种“中蕉8号”入选2024年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标志着这一新品种成果获得更广泛推广的机会。“中蕉8号”表现出高抗枯萎病特征,为我国香蕉产业攻克枯萎病提供了突破性品种。
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里,有一个特别的资源圃——香蕉离体种质资源库,这是世界最大的香蕉资源圃之一,这里保存着600多份香蕉种质资源。一株株香蕉苗藏身在一个个试管中。其中既有原产于我国的野生蕉品种,也有一些已经在田地里“消失”的香蕉品种。可以说,这里有我国香蕉品种的“最全备份”。
2018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香蕉遗传改良团队牵头组建国家特色作物(香蕉)良种重大科研攻关联合体,优选香蕉的抗病品种。盛鸥就是这个研究团队的一员。在他看来,香蕉是一种美味、营养价值高的水果,而且价格非常亲民,普通人都吃得起。从产业角度看,香蕉的生产期很短,从种苗下地到香蕉成熟仅需12—13个月,田间管理相对简单,且一棵香蕉树的产量约有五六十斤,一亩地能产出香蕉超过5000斤,经济效益非常显著。“香蕉产业的产值超过3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作为科研人员,我希望能通过科技力量服务整个产业链,让香蕉健健康康地存在,让靠香蕉吃饭的人继续有饭吃。”盛鸥说。
选育抗枯萎病的香蕉品种并不复杂。一种方式是自然进化与人工优选相结合,在一片带菌的土地上种植数亩香蕉,大部分都感染了枯萎病,而少数的几株存活下来,科研人员就将其带回实验室里培育,再结合产量高、风味独特等表现,优中选优。另一种方式是采取诱变、杂交、细胞工程等人工方式进行遗传改良,然后在大田试种,再将产生优变的植株筛选出来。
这一场直面枯萎病菌的战斗并不算激烈,但却是一场“持久战”,由无数次的科研实验、无数轮的生长周期组成。所幸,香蕉的成熟期不算长,每一次实验的结果并不需要漫长的等待。盛鸥所在的团队每年都优选出一些株系,评价它们的抗病性、果型、口感等特点。
展望未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发展
香蕉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模拟演习、新型药剂和生物防治等手段,我们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我们会看到更多创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