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禁令影响下,小红书海外用户突破340万
TikTok禁令影响下,小红书海外用户突破340万
近日,小红书在美国市场的表现令人瞩目。据权威分析公司Similarweb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一,小红书在美国的iOS和Android设备上日活跃用户数已高达约340万。这一数字与前一天相比,实现了惊人的增长,从不到70万一跃而至340万,涨幅令人瞠目结舌。而回溯至一周前,其日活用户数还仅仅约为30万,短短一周时间内,用户增速之快,令人咋舌。
这一波用户增长的背后,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大量“TikTok难民”正在涌入小红书。随着TikTok在美国面临不确定性,这些用户开始寻找新的社交平台。小红书凭借其独特的社区氛围和丰富的内容生态,成为了他们的新聚集地。
“TikTok难民”的新家园
打开小红书,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这个原本以中国用户为主的平台,如今已经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洋面孔”。他们自称“TikTok Refugee”(TikTok难民),带着对美国政府禁令的不满,纷纷涌入小红书这个“避难所”。
“我这是来到了英语角?”“Welcome to Xiaohongshu!”一夜之间,小红书上涌现了大量来自大洋彼岸的“薯友”。来自新西兰的Fischer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TikTok上很多网红来到了小红书,而且他们把下载小红书视为对“不卖就禁”法案的抗议。他下载小红书“是觉得没有美(国)区用户的TikTok会变得无聊”。
这些新用户中,不乏一些TikTok上的网红。他们带着自己的粉丝群体,试图在小红书上重建自己的社交圈子。一位美国用户在视频中说:“我宁愿盯着一种我看不懂的语言,也不愿使用马克·扎克伯格拥有的任何社交媒体平台”;还有用户表示,“如果我们的政府认为我们会支持这项TikTok禁令,那他们就是疯了”。
为什么是小红书?
面对TikTok的不确定性,用户可以选择的替代平台并不少。但是,为什么是小红书成为了这波流量的主要承接者?
首先,小红书的功能和使用体验与TikTok有诸多相似之处。一位TikTok著名网红“whattheish”在当地时间1月12日发布视频,称小红书是TikTok的中文版,“我知道TikTok被禁后,我们要去哪里——有一个叫Rednote的应用程序,它是TikTok的中文版,你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
其次,小红书的内容生态丰富,涵盖了美容、时尚、美食、旅游等多个领域,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小红书的社区氛围开放包容,中国用户普遍对新来的“洋朋友”表示欢迎。
此外,小红书没有做国内和海外版本的内容区隔,这使得海外用户能够无缝接入现有的社区生态。一位美国网友表示:“选择来小红书也是因为Instagram的风气很糟糕,Facebook也常常因传播虚假信息被人诟病。”
中美用户的大融合
随着大量美国用户的涌入,小红书上出现了一些有趣的跨文化交流场景:
- 第一波入驻的外国网友摸索出了小红书的玩法,面向后来者介绍起了Tips,热心的小红书创作者和网友们则反向双语开班,试图教会外国人在小红书社区的生存规则和生财之道。一些奔着流量转化而来的品牌方,也开始化身“活人”奔走在各海外网友笔记评论区与其互动。
- 一些“洋抖难民”们延续了在海外社交媒体的实名制上网的玩法,上来就把名字和照片换成了本人,一秒将小红书拉回到初代网络时代。
- 有“洋抖难民”们误打误撞点进了小红书电商主播的带货直播间,有的一脸疑惑用英文询问这是什么?也有懂行的问道,美国能买吗?
- 为了快速融入社区氛围,拉近与中国网友之间的距离,不少“洋抖难民”们开始晒出了自家猫的照片,试图以此为社交破冰。没有猫的“洋抖难民”们试图通过宠物狗、兔子甚至是宠物驴、蟑螂作为破冰笔记。
- 一些“洋抖难民”们延续了在海外社交媒体的实名制上网的玩法,上来就把名字和照片换成了本人,一秒将小红书拉回到初代网络时代。
- 有“洋抖难民”们误打误撞点进了小红书电商主播的带货直播间,有的一脸疑惑用英文询问这是什么?也有懂行的问道,美国能买吗?
- 一些“洋抖难民”们延续了在海外社交媒体的实名制上网的玩法,上来就把名字和照片换成了本人,一秒将小红书拉回到初代网络时代。
- 有“洋抖难民”们误打误撞点进了小红书电商主播的带货直播间,有的一脸疑惑用英文询问这是什么?也有懂行的问道,美国能买吗?
面对这波突如其来的流量,小红书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语言障碍是首要问题,许多美国用户在使用小红书时需要依赖翻译软件。一位美国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帖称:“这个应用程序非常酷,我打算尝试使用翻译器,以便我用中文打字。”
文化差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平衡国内外用户的需求,营造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将是小红书需要面对的长期课题。
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于小红书来说,这波用户增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将这波“流量”转化为“留量”,将是小红书接下来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从短期来看,小红书需要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推出内置翻译功能,解决用户之间的交流问题。同时,加强英文内容的审核工作,确保平台内容的质量和安全性。
从长期来看,小红书需要思考自己的国际化战略。是继续坚持“中国的小红书”定位,还是全面拥抱国际化?这将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小红书也面临着潜在的政治风险。TikTok的前车之鉴提醒我们,任何在中国运营的社交媒体平台都可能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帖表示:“已经给小红书CEO建议,让他快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以后上美国国会听证会用得着。”
结语
美国人涌入小红书,既是对TikTok禁令的被动反应,也是对小红书平台价值的认可。未来,小红书能否留住这些新用户,关键在于如何优化产品体验、加强跨文化交流,并应对潜在的监管压力。这场突如其来的“全球化”考验,对小红书来说,或许是一个展现实力、拓展国际影响力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