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农田老鼠防治攻略
冬季农田老鼠防治攻略
随着冬季的到来,农田里的老鼠活动更加频繁,对农作物和农业设施构成严重威胁。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24年全国农区鼠害呈中等发生(3级),预计全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约3.17亿亩,重发面积约0.32亿亩,农舍鼠害发生约0.84亿户。其中,褐家鼠等主要害鼠在冬季活动频繁,繁殖力强,危害重,损失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冬季农田老鼠的活动规律和危害特点
冬季是农田老鼠防治的关键时期。褐家鼠作为全球性害鼠,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力高,危害重,损失大。在冬季,褐家鼠会寻找食物和温暖的栖息地,对农作物和农业设施的威胁更大。此外,冬季的气候条件和农事活动也为鼠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农田鼠害的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农田鼠害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物理防治工具包括捕鼠器、鼠笼、压板等。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捕鼠器:将捕鼠器放置在鼠道旁、鼠洞口和鼠类经常出入的地方。可在鼠夹上放置诱饵,如花生、油饼、红薯、向日葵、水果等,以提高捕获率。在鼠夹上抹上面粉、香油、酒等可以提高捕获率。
鼠笼:将鼠笼放在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笼门朝鼠洞的方向,位置要与洞口有一段距离。其余同鼠夹的方法。
压板:在室内、房前屋后、场院、草垛、库房等处均可使用。只要用一支架支撑起(或吊起)石板、木板、宽砖重压板,并在支架上放置好诱饵,当鼠类取食诱饵时,触动支架,重物即落下,将老鼠压死。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农田鼠害防治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化学防治药物包括氯敌鼠钠盐、溴敌隆等抗凝血灭鼠剂。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制作毒饵:用新鲜小麦(也可选择新鲜胡萝卜丁、玉米碎片、花生碎片等)制作毒饵或使用成品毒饵。
设置毒饵站:将毒饵投入毒饵站,每3~5天检查一次,看毒饵是否减少。
安全注意事项:化学防治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人畜中毒。同时,要妥善处理死鼠,避免环境污染。
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是农田鼠害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生态防治方法包括环境整治、天敌保护等。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环境整治:定期清理垃圾,不留食物残渣,尤其是厨房区域。将食物存放在密封容器中,垃圾桶加盖并及时清空。检查门窗缝隙、管道孔洞等,使用钢丝网或泡沫胶封堵潜在入口。
天敌保护:保护和利用猫、蛇、鹰等鼠类天敌,可以有效控制鼠害。同时,还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如使用寄生蜂、寄生蝇等生物防治剂。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农田鼠害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寄生蜂、寄生蝇等生物防治剂。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寄生蜂:寄生蜂可以寄生在鼠类体内,导致鼠类死亡。使用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寄生蜂种类,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释放。
寄生蝇:寄生蝇可以寄生在鼠类体内,导致鼠类死亡。使用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寄生蝇种类,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释放。
防治要点
统一防治:农田鼠害的防治需要统一规划和实施,包括统一技术训练、统一供药、统一配置毒饵、统一供药时间、统一检查防效等环节。同时,还需要加强监测预警,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准度,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安全防护:化学防治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人畜中毒。同时,要妥善处理死鼠,避免环境污染。
生态保护:农田鼠害的防治需要平衡应急防控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鼠害对农作物和农业设施的损害;另一方面,也要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使用化学药物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合理使用各种防治方法。
持续监测:鼠害的防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定期监测鼠类的活动情况和种群密度,以便及时调整防治方案。同时,还要关注鼠类的生态习性和繁殖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冬季是农田老鼠防治的关键时期,农民朋友们一定要重视起来,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