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减政策下,青春期友谊如何守护心理健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00: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减政策下,青春期友谊如何守护心理健康?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们告别了繁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班,迎来了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然而,这一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青春期的友谊关系不仅成为学生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守护心理健康的关键力量。

01

双减政策:学业减负与新挑战并存

“双减”政策的核心在于“减负”——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具体措施包括: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政策实施后,学生们的课业负担确实有所减轻。据研究显示,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减少了约88%,学生在校时间有所增加,尤其是弱势家庭学生更倾向于在校内完成作业。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学生们面临着如何合理安排空闲时间、如何在减少校外辅导的情况下保持学习动力等新问题。这些变化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

02

青春期:特殊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

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特殊的阶段,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化。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迅速觉醒,开始形成独立的自我认知。然而,这种觉醒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学生表现出以下心理特征:

  • 自我中心倾向:过度关注自身形象,误以为他人也在关注自己,因此十分在意别人的评价。
  • 情绪波动大:前额叶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冲动行事,情绪控制能力较弱。
  • 反叛心理:渴望独立,经常挑战权威,通过辩驳和顶嘴来证明自己。
  • 安全感缺失:处于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既想回到童年的安全区,又期待快速成长,这种矛盾心理导致情绪起伏不定。
03

友谊: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撑

在这一特殊时期,友谊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撑。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长达19年的研究揭示了青少年时期友谊质量与成年后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研究发现,那些在青少年时期难以建立和维持有意义友谊的个体,在27至32岁之间更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和自我概念不佳的情况。友谊质量差的个体在成年后面临更高的焦虑和抑郁症状风险。

良好的友谊关系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帮助青少年应对学业压力、家庭期望等带来的挑战。通过与朋友的互动,青少年可以学习如何处理冲突、表达情感,这些社交技能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04

培养健康友谊的路径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帮助青少年建立和维护健康的友谊关系,成为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面临的课题。

学校层面:搭建社交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社交平台。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帮助学生理解友谊的本质,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

家庭层面:支持与引导并重

家长需要认识到青少年社交关系的重要性,避免简单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朋友圈。相反,应该通过倾听和对话,了解孩子的社交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鼓励孩子参与团体活动,如体育、艺术等,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兴趣,也是结交朋友的好机会。

个人层面:提升社交技能

青少年自身也需要主动提升社交技能。这包括:

  • 真诚待人:建立友谊的基础是真诚,不要伪装自己。
  • 学会倾听:认真倾听朋友的想法和感受,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理解。
  • 互相支持: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手,同时也不吝啬向朋友寻求帮助。
  • 尊重差异: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背景,要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的不同。
  • 积极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保持积极的态度,传递正能量。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发展个人兴趣和社交关系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健康的友谊关系不仅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他们成长道路上最温暖的陪伴。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交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