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首次发现玉石器作坊,展现商代古蜀文明工艺
三星堆首次发现玉石器作坊,展现商代古蜀文明工艺
2024年10月,三星堆遗址再次传来令人振奋的考古消息。在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学家们通过持续的发掘工作,揭示了更多关于古蜀文明的重要线索。这些新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三星堆文化的认识,还为研究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性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玉石器“生产车间”的发现
2024年10月,中国考古学会在学术研讨会上公布了三星堆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在月亮湾地点发现了玉石器的生产作坊,这些作坊可以追溯到商代中期,距今约3500年至3400年。通过对玉石器种类和造型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每种材质的玉石器都有其独特功能,这表明当时的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复杂的玉石加工技术。
新出土的文物包括玉石器坯料、废料、成品、半成品,许多玉石器上还有明显的加工痕迹。新发现集中分布的玛瑙籽料坑、石器原料堆积、石器坯料堆积、石器废料堆积、玉石器残片堆积、石斧成品坑等,与玉石器生产加工密切相关,代表着生产加工玉石器的不同环节,初步确认新发现的这些遗存为玉石器作坊,这是在三星堆遗址首次发现的手工业作坊。
玉石器作坊位于距离三星堆8个祭祀坑以北约一公里处,距离1927年首次被发现的三星堆燕家院子玉石器坑直线距离不到100米。
手工业作坊的发现
此次考古还首次发现了手工业作坊,进一步揭示了三星堆古城的布局。新发现的建筑基址分布、朝向,以及新确认的三星堆古城水门、城门等考古证据表明:距今三千多年前,三星堆古城已有清晰的城市规划。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面积约12平方公里,遗址的核心区域是一座古城,四周建有高大的城墙。虽然城墙部分区段在历史上已经遭到破坏,但考古学家根据对现存城墙的勘探,仍复原出城址的基本格局:三星堆古城城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古城的主轴线方向为西北-东南走向,也是古蜀先民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结果,参考了当时的自然山川走势。如此布局一方面便于生产生活取水用水,另一方面又便于利用水路对外联系,体现出先进的城市营建思想。
新发现的意义
揭示古蜀文明的工艺水平:玉石器作坊的发现,展示了古蜀国工匠的精湛技艺和丰富想象力。出土的玉石器种类繁多,包括石斧、石圭、石璜、玛瑙珠、玉凿、玉璋等,每件都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展现古蜀文明的城市规划能力:首次发现的手工业作坊以及新发现的建筑基址的分布、朝向,新确认的三星堆古城水门、城门等一系列新的考古证据表明:距今三千多年前,三星堆古城已有清晰的城市规划。
证实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石器不仅数量庞大、器形丰富,还蕴含着夏商周时期“以玉礼天”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未来展望
尽管三星堆遗址已经取得了诸多重要发现,但其庞大的遗址范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揭示。未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关于古蜀文明的秘密将逐步浮出水面。无论是对学术研究还是对公众认知,三星堆遗址都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星堆遗址的新发现再次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多样性。这些新成果不仅为研究古蜀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三星堆遗址将继续成为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引领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