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定日县抗震救灾背后的通信保障黑科技
西藏定日县抗震救灾背后的通信保障黑科技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灾区位于高原高寒地区,平均海拔约4471米。地震发生后,通信行业快速响应、迅速行动,各基础电信企业克服高原高寒环境影响,紧急抢修损毁通信基础设施,全力保障受灾地区通信畅通。
高原通信保障的特殊挑战
高原环境对通信保障提出了特殊的挑战。首先,高原地区大气条件特殊,视宁度虽好但天气变化无常,多云、雨雪等天气会影响通信信号的传输。其次,高海拔带来的低氧环境对设备性能和人员作业都是严峻考验。此外,高原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给通信设备的运输和部署带来很大困难。
先进通信技术的应用
面对这些挑战,我国通信企业运用多种先进技术,确保灾区通信畅通。
5G网络全覆盖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大力推进5G网络建设。截至2024年12月,西藏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超过1.7万个,新增7035个,70%以上的行政村已通达5G网络,重点公路4G/5G综合覆盖率达85%,乡镇级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在此次地震中,5G网络为灾区提供了高速、稳定的通信服务。
星地激光通信
星地激光通信是未来高原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2023年9月,我国在新疆帕米尔高原建成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该站位于海拔4800米的科研区和海拔3300米的科研保障区,经过4年多的建设,已实现昼夜常态化运行。星地激光通信具有带宽大、功耗低、保密性强等优点,能有效解决高原地区通信难题。
卫星通信
在此次地震中,中国电信卫星公司迅速组建第一批应急通信保障队伍,携带100部天通卫星终端、20部天通猫及号卡前往日喀则震区支援,为震区用户提供卫星电话“欠费不停机”服务。卫星通信在地面网络受损时,能提供可靠的备用通信手段。
通信企业的应急保障行动
地震发生后,各通信企业迅速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调拨人员和物资,全力开展通信设施抢修工作。
- 中国电信:出动10组抢修队伍共75人、通信抢修、应急通信车26辆,应急发电机22台,移动电源3台,全力投入保障工作。
- 中国移动:调度30KVA油机发电车、卫星电话、便携式卫星基站、便携式油机、光缆、一体化能源柜等应急抢险工程物资。截至7日19时,中国移动累计出动现场保障人员57人、应急通信及抢修保障车16辆、油机12台、卫星电话12部、1套便携式卫星基站、光缆149公里,已恢复震源周边措果乡、长所乡、曲洛乡通信信号。
- 中国联通:共派出六支队伍支援灾区,出动保障人员43人、保障车辆16辆、应急车辆2辆、一体化基站5套、卫星电话13部、油机车3辆、发电机6台、熔接机6台及若干应急物资,紧急开机用户数1339个,开通7天免停策略用户数15226个。
未来展望
此次定日县地震通信保障工作充分展现了我国在高原通信技术方面的实力。未来,随着5G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星地激光通信等新技术的应用,高原地区的通信保障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通信企业也将继续完善应急通信体系,为高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更加可靠的通信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组织信息通信行业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尽最大努力将受灾地区通信服务尽快恢复至灾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