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程阳八寨:世界桥楼之乡的侗族建筑艺术
广西程阳八寨:世界桥楼之乡的侗族建筑艺术
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十万大山中,隐藏着一个被誉为“世界桥楼之乡”的神秘侗族村寨群——程阳八寨。这个拥有700多年历史的村寨群,不仅孕育了举世闻名的永济桥,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侗族露天博物馆”。
程阳八寨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处于桂、湘、黔三省侗族聚集区“百里侗乡长廊”核心地段。它由马鞍、平寨、岩寨、平坦、东寨、大寨、平埔、吉昌八个自然村寨组成,总面积达12.5平方公里,居住着超过2000户、10000多人。
程阳八寨的得名源于两个姓氏。据传,七百多年前,一户姓程和一户姓阳的两家人来此落户,经过世代繁衍生息,逐渐发展成为八个村寨。为了纪念最先到来的两家人,这里便命名为“程阳八寨”。
程阳八寨的侗族民族氛围浓郁,节日众多,被誉为“百节之乡”。除了侗族新年,还有大雾梁歌节、花炮节、斗牛节、林王节、种棉节等。每逢节日期间,全村全寨都沉浸在欢歌笑语中,热闹非凡。
那么,侗族从何而来?据考证,侗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隋代之前,侗族并非单一民族,而是居住在“五溪之地”的多个民族的统称。直到隋代,侗族才最终成为一个单一民族。唐代时,朝廷开始设立州郡,任命当地首领为刺史,以实现对这片土地的有序治理。
程阳八寨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拥有2000余座吊脚楼、13座鼓楼和11座风雨桥。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的“永济桥”。
永济桥,又名程阳风雨桥、程阳回龙桥,建于1912年,至今已有112年历史。这座桥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侗族文化中,风雨桥是智慧与艺术的结晶,也是连接现实世界与灵魂世界的桥梁。
永济桥横跨淋溪河,采用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设有2台3墩4孔,在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亭廊相连。桥中亭子飞檐高翘,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精美,整体使用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钉子。这种集廊、亭、塔于一体的建筑风格,在中外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如今,程阳八寨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景区内的许多建筑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这里素有“中国侗族建筑艺术之乡”的美誉,是领略侗族文化、欣赏侗族建筑艺术的绝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