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光动力治疗晚期支气管肺癌并长期生存典型病例1例并文献复习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29: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光动力治疗晚期支气管肺癌并长期生存典型病例1例并文献复习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光敏剂处理后的肿瘤细胞,产生氧化反应破坏肿瘤细胞及其生长环境,从而治疗肿瘤。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病例,探讨了光动力疗法在治疗晚期支气管肺癌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背景

原发性肺癌(简称肺癌)不仅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病因。数据显示,20122014年,中国ⅢAⅣ期肺癌的占比为64.6%,这意味着就诊于医院的患者中,大多数已经是肿瘤晚期。晚期肺癌常常累及中心气道,无法手术根治,姑息性治疗是其重要治疗策略。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利用光敏剂高浓度聚集分布于肿瘤组织中的特性,经特定波长激光照射光敏剂处理后的肿瘤细胞,产生氧化反应破坏肿瘤细胞及其生长环境,从而治疗肿瘤的一种新型微创治疗方法。其具有靶向性强、高效低毒、耐受性良好等优势,是治疗肺癌致中心气道狭窄的常用手段。

病例报告

一般资料

患者男,65岁,于2020年07月25日,因“咳嗽,咳痰6月,间断痰中带血2月”来我院就诊,胸部CT动态增强检查示右肺上叶肺癌并阻塞性肺炎可能性大,后门诊以“肺占位性病变”收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进一步诊治。患者既往有吸烟史35年、饮酒史25年,既往无手术及外伤史,无异物吸入史,无药物过敏史,在家务农无外地久居史。

入院后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进一步完善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发现右主支气管菜花样新生物生长,送检活组织样本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PD-L1-22C3 (TPS < 1%),MDM-2 (弱+),PET/CT检查见肿瘤处代谢增高,并且未见远处转移,因此,患者诊断为右肺恶性肿瘤(鳞癌T4N3M1,IV期),并根据肿瘤分期及免疫组化结果于2020-08-15开始进行第一周期免疫+TP化疗方案,具体用药:卡瑞利珠单抗 + 白蛋白紫杉醇 + 奈达铂。为提高疗效,2021-04-24于放疗科行放疗定位、制定放疗计划、行放疗治疗。然而,患者治疗后数次复查胸部CT,肿瘤并未见明显减小,反而出现了明显的憋气症状,因此请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会诊,在呼吸科的建议下复查支气管,镜见右主支气管菜花样新生物完全阻塞管腔,重新取活检仍然是肺鳞癌,免疫组化:PD-L1-22C3 (TPS < 1%),MDM-2 (弱+),本次疗效评估为PD。由于患者症状明显,且伴随阻塞性肺炎,解除患者气道梗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手术方式、术中风险及术后护理要点,在获得患者同意后,我科决定给予患者光动力治疗。患者再次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血凝常规等基础化验检查,排除禁忌,先于2021-05-21给予镜下高频电凝、二氧化碳冷冻等操作,将右主支气管肿物完全切除,然后入住避光房间,按照2.5 mg/kg的剂量静脉滴注血卟啉,48小时后,于2021-05-26、2021-05-27行两次照光,光动力治疗:高频电及冷冻治疗后,再行630 nm激光间断照射20分钟,250 mw光密度。并于次日再以相同参数照射一次。治疗后患者感喘憋明显缓解,患者于2021-05-31再次行冷冻加高频电切除,巩固疗效。患者出院后转肿瘤科继续化疗,由于本次评估TP方案化疗效果不佳,于2021-07-09开始,行第1周期GN方案化疗,具体用药:吉西他滨 + 长春瑞滨。后因患者再发喘憋,我科再次行支气管镜复查,镜下见右主支气管开口新生物堵塞70%,因此我科于2021-11-01及2021-11-02再次行光动力治疗,光密度及照射时间均同第一次。然而,患者2021-11-29复查支气管镜时,肿物较前增大,堵塞大部分管腔,右主支气管狭窄约80%,我科再次给予圈套器套取、反复冷冻冻取、高频电烧灼,局部给予止血对症处理。由于患者此次疗效再次评估为PD,自2021-12-03起,我们调整治疗方案,改用替雷利珠单抗加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治疗。此后,患者连续数月(2022-03-01、2022-05-25、2022-07-25、2022-09-26)复查,右主支气管肿物均未见明显增大。此后,患者2022-10-26复查时,肿物较前又明显增长,遂于2022-10-26、2022-10-27分别行光动力治疗,并于2023-05-15起行免疫联合化疗,具体为:信迪利单抗,紫杉醇脂质体 + 卡铂。后患者自觉憋气好转,行CT随访。患者2023-07-07复查支气管镜时,见右主支气管肿物再次堵塞管腔,遂于2023-07-07、2023-08-04分别行光动力治疗,并更换治疗方案为信迪丽联合阿法替尼。患者后月度复查支气管镜(2023-09-08、2023-10-11、2023-11-17)至今,肿瘤均未见明显增长。


图1. 治疗前患者胸部CT动态增强。(A)、(B)为患者治疗前右主支气管占位性病变,堵塞管腔。考虑右肺上叶肺癌并阻塞性肺炎可能性大


图2. (A) 2021-03-16右主支气管开口见菜花样新生物阻塞管腔,触之易出血,右主支气管开口完全阻塞。(B) 2021-10-27右主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堵塞70%


图3. 患者2022-03-01 (A)、2022-05-25 (B)、2022-07-25 (C)、2022-09-26 (D)复查,右主支气管肿物均未见明显增大


图4. 患者2023-09-08 (A)、2023-10-11 (B)、2023-11-17 (C)复查支气管镜,肿瘤均未见明显增长

文献复习

以“光动力疗法,肺癌”为检索词,在万方医学数据库中检索到29篇相关文章:19篇PDT及其联合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估,7篇PDT治疗致肿瘤凋亡机制相关研究,3篇PDT中改良光敏剂效果评估。以“photodynamic therapy,lung cancer”为检索词检索共检索到66篇相关文章:54篇PDT治疗致肿瘤凋亡机制相关研究,12篇新型光敏剂疗效评估。

讨论

肿瘤光动力治疗(PDT)是一项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肿瘤治疗新技术,与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疗效及优势。其主要是利用光敏剂高浓度聚集分布于肿瘤组织中的特性,经特点波长激光照射光敏剂的肿瘤细胞,产生氧化反应从而破坏肿瘤细胞及其生长环境,最终导致肿瘤直接死亡或凋亡。在激光的照射下,光敏组织产生单线态氧和自由基损伤细胞,从而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并致其死亡。其主要治疗机制包括以下方面:①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或)坏死;② 阻断肿瘤组织血供,使其缺血、缺氧及导致血栓形成;③ 调节免疫反应等。光动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临床,其主要适应证:① 早期中央型气管内肿瘤的根治。② 晚期肺癌的姑息治疗,减轻气道阻塞症状。③ 先做光动力治疗,为后期手术创造条件,缩小切除范围。④ 手术、放疗后的局部残留或复发的小病灶。⑤ 作为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肿瘤光动力治疗(PDT)利用光源靶向性,选择性消灭原发、复发肿瘤,避免正常组织损伤;可缩小手术范围,改善患者愈后,安全、微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能够激活免疫功能,减少复发;另外,该方法可作用于各种类型的肿瘤细胞,因而应用广泛。因此,PDT凭借其潜在的巨大优势成为临床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在本案例中,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吸烟病史,确诊肺癌时已经是T4N3M1,IV期,患者此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根据指南,给予患者一线免疫 + TP化疗方案,并给予放射治疗,然而药物治疗及放疗的联合应用未能有效阻止肿瘤生长,由于明显的右主支气管道的占位,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憋气症状。我科先后给予高频电及冷冻治疗、光动力治疗,患者当即出现了明显缓解,术后患者均未诉恶心、呕吐、光过敏反应、发热等不适,阻塞性肺炎也逐渐好转。随访三年时间内,患者因为肿瘤生长引发的憋气多次就诊于我科行光动力治疗,期间有数月时间患者治疗后肿瘤都无明显生长。截至发稿前,患者连续三月复查支气管镜,肿瘤未见明显增长,CT检查亦未见远处转移。可见,光动力之联合药物治疗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给予患者远期获益。

结论

总之,PDT具有可重复性、创伤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等多项优势,对于晚期或转移性肺癌患者,尤其是存在气道梗阻的中央型肺癌、无手术指征、对放疗和化疗不理想或不能耐受的患者,PDT可以成为其最佳的选择。其不仅近期疗效确切,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为患者进一步手术或放疗、化疗提供新的条件。

本文原文来自《临床医学进展》期刊,DOI:10.12677/ACM.2024.142468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