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态】神经内科医学部偏头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
【微动态】神经内科医学部偏头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中到重度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和对光、声音敏感等症状。近年来,偏头痛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近日,我国在偏头痛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首个头痛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功获批,为偏头痛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当今社会
偏头痛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健康问题
该疾病以反复发作的中到重度搏动性头痛
为主要特征
经常伴随着恶心、呕吐
对光和声音的过度敏感等症状
发作时常常想休息或活动时会加重
因此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以伤残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s)为衡量标准,偏头痛在所有导致失能的疾病中排名第二,特别是在年轻女性中,它更是排在首位。
此外,偏头痛还与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疾病存在共病关系,甚至可能增加患者罹患认知功能障碍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成人偏头痛患病率高达9.3%,总人数超过1亿人,也就是说约每10个人中就有1个是偏头痛患者。
尽管偏头痛给患者本身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但公众对此病症的认知仍然不足,导致大量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
研究突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项头痛研究
近日,根据科技部公示,由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医学部于生元主任领导、董钊教授主持的“偏头痛专病队列及临床研究平台与质量控制体系建立”项目成功获批。
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首个头痛相关项目,在头痛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创新进展
该项目紧密结合我国偏头痛的诊疗现状,通过构建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偏头痛专病队列和多维数据库,深入探究偏头痛的发生与进展机制,并基于此研发新型治疗药物和诊疗方案,深度融合医学与工程技术,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标准、实现协同共享的智能化偏头痛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以及一个覆盖全国的头痛分级诊疗网络和质量控制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偏头痛同质化诊疗及全周期管理水平。
据悉,于生元/董钊教授研究团队自1989年起便在国内率先开展偏头痛相关研究,建立亚洲唯一经国际头痛学会认证的国际头痛中心,完成中国唯一的原发性头痛流行病学调查,牵头完成国内所有全球偏头痛新药RCT临床试验,并自主研发全球首个头痛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建立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77家医院的中国头痛防控基地及体系。
近十年来,团队头痛相关的SCI论文发表数量稳居全国首位,全球排名第九,代表性成果发表在The Lancet Neurology、Annals of Neurology、Neur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