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诗词中的厦门 | 宋代张翥笔下的金榜山是什么样的呢?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30: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诗词中的厦门 | 宋代张翥笔下的金榜山是什么样的呢?

在厦门,如果乘坐公交车或BRT绿色出行,您可能会听到一个站名,叫“金榜公园站”。金榜公园以金榜山得名,地处厦门市中心地带,紧邻厦门火车站,西起金榜山,东至梧村山,北近厦禾路,南至金亭山和面前山,面积约91公顷,是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内“金榜钓矶”是厦门旧时“小八景”之一。

金榜公园内的陈黯石像

金榜公园门口立有三四米高的人造石,右书“金榜公园”,左刻宋代诗人张翥的五言律诗《金榜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张翥笔下的金榜山。

《金榜山》
宋•张翥
衣冠陈氏族,桃李薛公园。
场老遗文古,岩僧旧迹存。
苔矶荒碛岸,金榜勒瑶琨。
已怜松特异,尤喜石能翻。

金榜山是厦门重要的文化发祥地,相传开发本岛的是“南陈北薛”,但“南陈”与“北薛”分别指何人,至今颇多分歧。按朱熹的说法,这“陈”和“薛”分别指的是唐代的福建南安人陈黯和福建福安人薛令之。

朱熹来金榜山探访时,感悟先贤事迹,也曾题诗云:“陈场老子读书处,金榜山前石室中。人去石存犹昨日,莺啼花落几春风。”

陈黯当年赴京赶考失败,后隐居在金榜山教书育人,留下许多文集。陈黯后半生隐居的金榜山石室,1982年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读的这首《金榜山》,诗歌起笔道明了金榜山的历史:这里曾是陈氏的家园,如今虽物是人非,但那份历史的厚重与传承感却通过“衣冠”“桃李”二字得以体现。这里不仅有古人的文字遗迹,还有岩壁间僧侣们的足迹,这些都是岁月留下的印记,让后人能够触摸到历史的脉搏。

颈联写了金榜山河岸边的荒芜与沧桑,尾联以松树和石头作为收尾,暗含了诗人对人生坚韧不拔、永恒不变的追求与向往。

金榜公园不仅风景优美、历史人文底蕴丰厚,还有适合泡茶纳凉的“迎仙楼”和历史悠久的“紫竹林寺”。空闲时分,大家不妨约上好友,回归这处与我们近在咫尺的老厦门山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