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鲁国季孙氏之乱看“祸起萧墙”的由来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45: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鲁国季孙氏之乱看“祸起萧墙”的由来

“祸起萧墙”这个成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深远,它不仅揭示了内部矛盾引发灾祸的深刻哲理,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本文将为您解读这个成语的由来及其在历史上的应用,带您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萧墙之祸”在传统文化中代表内部产生的灾祸,如“祸起萧墙”“萧墙之变”等,多是由于内部原因所致。

“祸起萧墙”这个成语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最早出自《论语・季氏》,当时鲁国季孙氏以颛臾国靠近费邑,以后会给子孙造成威胁为借口,要出兵伐颛臾。孔子认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季孙氏当时只是一个卿大夫,不能擅自征伐。孔子讲了一番季孙氏不应伐颛臾的道理后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里的“萧墙”指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或屏风,“萧墙之内”暗指鲁君。季孙氏把持鲁国朝政,担心鲁君起兵收回主权,颛臾会凭借地利帮助鲁君,便想先下手为强,消灭颛臾。所以孔子说季孙之忧在萧墙之内,即内部祸乱。

此后,“祸起萧墙”成为一个成语,喻指祸乱出自内部。例如,公元前 659 年季友立公子姬申为国君,即为鲁僖公。季友对鲁国王室忠心耿耿,僖公把汶水北面的土地及费地赐给季友,季友的子孙被称为季孙氏。季孙氏要对处在鲁国疆域之内的附庸国颛臾大动干戈,孔子十分反感。季孙氏家臣子路和费邑宰冉求把这个消息告诉孔子,孔子指出季孙之忧在萧墙之内。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