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粮农组织推荐:鱼苗养殖生态保护最佳实践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57: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粮农组织推荐:鱼苗养殖生态保护最佳实践

2024年7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正式发布《可持续水产养殖业准则》,这是全球首个由联合国机构制定的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指导文件。该准则不仅为各国提供了水产养殖政策的规范性指导,还详细阐述了鱼苗养殖中的生态保护措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01

生态保护:鱼苗养殖的必由之路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对水产品需求的持续上升,水产养殖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摆在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粮农组织的最新准则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准则强调,鱼苗养殖应遵循可持续性、环境管理、法治、无歧视、公平和平等、磋商和参与、透明度和问责制、整体性和综合性方法等原则。具体措施包括:

  • 可持续管理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自然水体的依赖和影响;优化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养殖导致的生态破坏。

  • 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避免引入外来物种,防止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威胁;保护和恢复水生植被,维护生态平衡。

  • 管理遗传资源:建立良种繁育体系,确保遗传多样性;加强对养殖品种的选育和管理,防止基因污染。

  • 加强生物安全:建立疫病防控体系,防止疾病传播;加强养殖环境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 改善动物福利: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减少应激反应;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02

法律保障:为生态保护护航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为鱼苗养殖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新法增加了27条,共124条,其中仅8条未做修改,其他条款均作出修改或为新增内容。新法聚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总结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经验,有许多制度创新和务实管用的举措。

新法明确将陆海统筹作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规定国家实施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加强规划、标准、监测等监督管理制度的衔接协调。新法统一了海岸工程与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海洋环境保护原则要求,加强了入海河流管理,协同推进入海河流污染防治,进一步强化入海总氮、总磷排放管控,要求入海河流流域有关地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控制方案并组织实施。

新法建立了海洋环境目标责任制与考核评价制度,明确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其管理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负责,实行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对于未完成海洋环境保护目标的海域,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区域限批和约谈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措施,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新法在法律责任方面增加了处罚事项、加大了处罚力度、丰富了计罚方式和处罚手段,有效解决了“该硬不硬、该严不严、该重不重”的问题,完善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对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03

实践探索:从盐碱地到生态养殖示范区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团,一个成功的案例正在上演。这里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北边缘,每年有7600万方盐碱水汇集成河,形成4300余亩的盐碱水域。近年来,十四团党委以“治理农业环境、发展循环农业、实现高质高效”为目标,利用兵团政策资金,引导“以渔治碱、带动职工增收”为主线,成立阿拉尔市优先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保护天鹅湖自然湿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天鹅湖盐碱水资源的地理条件优势,在盐碱水域发展鲈鱼、石斑鱼及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养殖产业,通过“以渔抑碱”、“以渔改水”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十四团天鹅湖的盐碱水产养殖不仅实现盐碱水“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提高盐碱水渔农综合生产能力,而且“以渔治碱”改善土壤结构,实现盐碱地复耕,改善生态环境,走出一条盐碱地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之路。2021年,十四团天鹅湖被确定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核心示范点,多所研究院校提供技术保障,打通盐碱水养殖技术壁垒,开启产业援疆精准模式。通过研发和熟化盐碱水质综合改良调控、耐盐碱新对象筛选及驯养等共性技术,就养殖水样进行检测,近三年养殖草鱼、鲤、鲫,以及名特水产加州鲈、石斑鱼和特有土著鱼类叶尔羌高原鳅等24000尾,不断丰富盐碱水渔业的品种,在沙漠之城提供优质的蛋白源。2024年,十四团与高校合作,通过选择优良海鱼虾蟹开展天鹅湖区域性试养,加强鱼类类型和品种的筛选增殖,夯实新疆盐碱水渔业示范点,为开展内陆盐碱水渔业和水域生态修复贡献力量。据悉,在此栖息的天鹅、鸬鹚、白鹭、白头黄鸭等鸟类的数量不断增加,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也得到恢复,养殖后的盐碱水也通过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灌入毗邻沙漠20000余亩的人造灌木林中,实现了盐碱水变废为宝、变害为宝。

十四团党委聚焦潜力大、效益高的设施水产新兴产业,以水产养殖为突破口,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治理农业环境、发展循环农业、改善修复生态的实绩造福于民,深入推广“党支部+合作社+职工”的农业发展模式,邀请水产养殖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不断提高盐碱地综合利用率,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04

结语:共筑绿色未来

鱼苗养殖的生态保护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粮农组织的全球准则到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从理论指导到实践探索,我们已经掌握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