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大首次应用全基因组技术,玉米新品种“优迪899”育成
川农大首次应用全基因组技术,玉米新品种“优迪899”育成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兰海教授团队近日在玉米育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首次在国内利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成功选育出突破性玉米品种“优迪899”。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植物科学前沿》上,标志着我国在玉米全基因组选择育种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是现代生物育种的重要工具,通过分析作物基因组信息来预测其性状表现,从而实现精准育种。兰海教授团队利用360份代表性自交系构建了2077个杂交组合,并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精准鉴定。在此基础上,团队自主研发新算法,对64620个组合的产量性状进行预测,成功构建了西南玉米区新的杂优模式。
在育种过程中,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路标品种”概念。他们将川单99、农华606等已审定的优质玉米品种作为参照对象,加入到预测计算中。经预测分析,目前西南地区第一大玉米品种川单99在64620个组合中排名前5%(第2520位)。而新选育的“优迪899”品种则在预测分析中排名184位,展现出显著的产量优势。
兰海教授表示,此次成功应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选育出玉米新品种,不仅是团队多年研究积累的重要成果,更是玉米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进展。该技术能够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为未来玉米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四川农业大学在玉米育种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学校于2024年1月举行了玉米南繁育种五十年学术研讨会,展示了其在玉米育种领域的持续创新。兰海教授团队的这一突破,将进一步巩固我国在玉米育种领域的国际地位。
“优迪899”品种的成功选育,预示着我国玉米育种技术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突破性品种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西南地区的主推品种,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也将为其他作物的育种工作提供重要借鉴,推动我国整体育种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