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也能看懂的电脑配置攻略:八大硬件选购要点
小白也能看懂的电脑配置攻略:八大硬件选购要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硬件产品,很多人在选购电脑时都会感到困惑。本文将从使用需求、预算设定到关键组件的选择,为你提供详细的电脑配置指南,帮助你选购到最适合自己的电脑。
一、需要购买的硬件
在开始配置电脑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电脑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电脑硬件可以分为两大类:主机八大件和其余配件。
主机八大件包括:主板、显卡、电源、CPU、内存条、硬盘、散热器、机箱。
其余配件包括:显示器、鼠标、键盘、音响。
二、DIY电脑配置步骤
1. 确定使用需求
首先,明确你将主要用电脑做什么。这将直接影响你的硬件选择。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
- 办公和日常使用(文档处理、网页浏览、电子邮件、基本多媒体播放)
- 玩游戏(3A或者网游)
- 生产力(设计,剪辑,渲染,建模,编程、软件开发等)
2. 设定预算
确定你能承受的最高预算。这将帮助你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配置。
3. 选择关键组件(核心配置)
再根据需求、预算来确定核心配置:CPU、主板、显卡。虽然预算都是浮动的,但是一定要定下一个大体范围。不然都想去提升那就得不偿失。 举个例子,你预算6000元,那你可以花4500左右购买CPU+主板+显卡。
三、核心组件选购指南
1. CPU(处理器)
决定电脑的整体性能。主要品牌有Intel和AMD。
CPU的背面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针脚或触点。
Intel 和 AMD区别
目前主流型号:
- Intel:12、13、14代CPU+最新的Ultra200S系列
- AMD:锐龙 5000、7000、9000系列
选择建议
- 办公和日常使用:可以选择Intel Core i3或AMD Ryzen 3,价格适中,性能足够,目前AMD的5600和Intel 12100F是不错的选择。
- 游戏:AMD R7 7800X3D适合追求极致游戏体验的用户,Intel Ultra系列适合需要综合性能和稳定性的用户。
- 生产力-内容创作:AMD R7和R9,Intel i7或i9都提供强大的多核性能(AMD多核更好),适合视频编辑和3D建模。
- 生产力-专业开发:Intel Core i7或i9提供出色的单核性能和稳定性,适合编译大型项目。
- 生产力-高性能计算:Intel Xeon或AMD EPYC提供强大的多核性能和扩展性,适合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
选CPU首先看架构,第二看核心数量,再看频率
- i3代表入门级,i5代表中端级,i7代表高端级,i9代表旗舰级
- K表示处理器可以被超频,F代表缺少集成显卡(如果打算买独立显卡选这个带F的就对了)
- i7-12700KF表示该处理器是一个i7级别的、12代的处理器,不带核显,可以超频,12核20线程。
架构
相当于年代版本
- 12代i7<11代i9
- 12代i7≈10代i9
- 12代i7>9代i9
- 12代i5<11代i7
13.14代缩缸、暴雷不少,谨慎选择。
核心数量
对于玩游戏CPU稳定性比核心数量更重要 对于制图 核心数量更重要
核心相当于工地搬砖的工人
CPU的核心数量 一般来说一个核心只有一个线程 但是现在有了超线程技术 每个核心有两个线程
6核提升到8核提升就不大了
频率
相当于一个工人的搬砖速度,单位Ghz,表示CPU的运算速度
基频
CPU的基本频率 是CPU在负载不高的情况下运行的频率 相当于你在散步的运行速度
游戏就选频率高的
睿频
CPU在高负载情况下的运行频率 火力全开的时候的频率 i3是不支持睿频的
超频
CPU的极限性能:英特尔带X,K的支持超频
AMD 锐龙全部型号都支持超频
什么情况下要选择带超频的CPU:
- 高性能游戏,超频可以提高处理器的时钟速度,从而提高游戏帧数和响应速度
- 专业应用程序,需要处理大量数据或进行复杂计算,例如视频编辑、3D动画设计或虚拟现实开发人员
2. 主板
选CPU兼容的主板,不同的CPU对应的主板插槽类型是不同的,而且决定整机的扩展性。
因特尔系列主板
- X系列芯片组:最高端的系列,提供超频、多显卡支持,基本不考虑
- Z系列芯片组:主流系列,也提供超频、多显卡支持、高带宽内存等功能。
- B系列芯片组:中低端系列,适用于入门级桌面电脑和办公电脑,提供基本的硬件支持和少量的超频功能。
- H系列芯片组:移动系列,适用于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设备,提供低功耗、集成显卡等功能。
AMD系列主板基本一样
主板的品牌:
- 一线:华硕(ASUS)、技嘉(GIGABYTE)、微星(MSI)
- 二线:铭瑄(MAXSUN)、华擎(ASRock)、映泰(ASUS)
- 三线:昂达(ONDA)
AMD芯片组的主板上只能用AMD的CPU,和英特尔完全不兼容
主板“芯片组”,它是主板上面的核心芯片,作用之一是让主板识别CPU然后正常工作,不同芯片组对应不同的CPU
也要参考主板大小
大主板ATX、小主板M-ATX、更小主板Mini-ITX
常见华硕Prime H610M-A,华硕重炮手II,技嘉小雕,微星迫击炮,华硕ROG STRIX Z790-A GAMING等
3. 显卡
RTX是英伟达公司的系列,RX是AMD公司的系列。RTX系列显卡注重图像渲染效果和创新技术,而RX系列显卡注重游戏性能和效率
NVIDIA显示芯片的显卡称为N卡,而将采用AMD显示芯片的显卡称为A卡。
显卡品牌:
N卡显卡品牌
A卡显卡品牌
生产力一般建议选购N卡,各种软件优化好,更稳定,性能更强。
- 一般来讲,不同品牌的显卡性能差距不大,因为显卡性能主要取决于芯片,而相同型号的显卡,芯片都是一样的,所以性能几乎也是一样的。(如华硕的RTX4070和微星的RTX4070)
- 同型号的不同显卡,区别主要在:品牌、外观设计、散热规格、用料、品控等方面。(虽然用料好,散热强的显卡,有更好的性能释放潜力,但性能差别微乎其微,一般不会超过3%。)
如何选择合适的显卡
同一系如40系,一般数值越大性能越好,4060<4060ti<4070,不同系时数字越大不一定性能越好如4060<2080
4. 内存条
通常都可以选择DDR4,DDR5
实际测中8G提升到16G,有比较明显的游戏性能提升,但是16G再次提升到32G,对游戏帧数等已经不在有明显影响。目前16G几乎可以胜任所有游戏对内存的要求了,且16G内存的性价比也比较高
如何选购两个8G还是一个16G
两根8GB内存条可以通过双通道模式提高内存带宽,提高系统性能。而使用一根16GB内存条只能以单通道模式工作,内存带宽较低,可能会影响系统性能。
内存参数:内存频率:越高代表性能越强。
内存时序:越小越好
举例:时序 16(CL)-18(tRCD)-18(tRP)-38(tRAS)
CL表示:延时长短,同频率下,CL值越小越好。延迟(ns)=CL2/频率
DDR4-2133=>15-15-15-35=152/2133
tRCD值对内存最大频率影响最大(在CL和电压相同的情况下)
上高频需要把tRCD值增大。
5. 硬盘
硬盘决定了电脑数据的写读速度和容量大小,分为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
建议选择M.2接口支持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
闪存芯片优先级:MLC>TLC>QLC
SLC即Single-Level Cell(单层单元),速度快寿命长,价格超贵,擦写寿命约100000次。
MLC即Multi-Level Cell(多层单元),速度一般寿命一般,价格一般,擦写寿命约10000次。
TLC即Trinary-Level Cell(三层单元),速度慢寿命短,价格便宜,擦写寿命约500-1000次。
QLC即Quad-Level Cell(四层单元),速度更慢,寿命更短,价格更便宜,擦写寿命约150到1000次。
6. 散热器
一般散热器分为风扇散热和水冷散热
风扇散热:
优势:价格较低,安装便携
缺点:散热效果较弱,风扇嘈杂易产生噪音
水冷散热:
优势:散热效果好,比较安静
缺点:价格昂贵,安装复杂,出事故时易对整机造成重大伤害
因此对一般人而言建议选择风扇散热
补充现笔记本某些平牌采用液态金属散热小白使用时注意切记不要斜放,易造成液态金属偏移或者外漏,使用完后等待二十分钟后方可斜放或放着背包带出外地
散热器品牌
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预算选择自己的散热器品牌
散热器的选择
需确认散热器与cpu插槽、主板、显卡是否适配,尤其注意机箱大小是否能够容纳下散热器
散热器推荐:瓦尔基里v360、酷冷至尊暴雪T400i、九州风神玄冰400
7. 电源
组成的四种线:ATX主板供电24pin+CPU供电+PCle显卡供电+SATA供电
额定功率:电源的正常功率。
转化率:白牌<铜牌<银牌<金牌<白金牌<钛金牌。
全模组:连接线可插拔。
半模组:主板的24pin供电和主板的8pin供电直接做到电源上,其它可插拔。
风扇和硬盘等的功率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参考如下公式选择电源。以下是我个人,非专业的公式。
如果选择的电源是1元以上/w:电源功率=显卡最大功率+CPU最大功率+150w
如果选择的电源是5毛左右/w:电源功率=显卡最大功率+CPU最大功率+300w
8. 电脑配置建议
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配置建议:
- 办公和日常使用
需求:主要用于办公软件(如 Microsoft Office)、上网、邮件、基本的多媒体播放等。
配置建议:
- 处理器:Intel Core i3 或 AMD Ryzen 3
- 内存:8GB RAM
- 存储:256GB SSD
- 显卡:集成显卡(如 Intel UHD Graphics)
- 显示器:1920x1080 分辨率,22-24 英寸
- 操作系统:Windows 10/11 或 macOS
- 游戏
需求:流畅运行最新的游戏,包括高画质设置。
配置建议:
- 处理器:Intel Core i5 或 AMD Ryzen 5
- 内存:16GB RAM
- 存储:500GB NVMe SSD + 1TB HDD
- 显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或 AMD Radeon RX 6600 XT
- 显示器:1920x1080 分辨率,144Hz 刷新率,24-27 英寸
- 操作系统:Windows 10/11
- 内容创作(视频编辑、3D 建模)
需求:处理大型文件,进行视频编辑、3D 建模、渲染等。
配置建议:
- 处理器:Intel Core i7 或 AMD Ryzen 7
- 内存:32GB RAM
- 存储:1TB NVMe SSD + 2TB HDD
- 显卡:NVIDIA Quadro RTX 4000 或 GeForce RTX 3080
- 显示器:2560x1440 分辨率,27 英寸,支持 HDR
- 操作系统:Windows 10/11 或 macOS
- 专业开发(编程、软件开发)
需求:运行多个开发环境,处理大型项目,进行编译等。
配置建议:
- 处理器:Intel Core i7 或 AMD Ryzen 7
- 内存:16GB RAM(可升级至 32GB)
- 存储:500GB NVMe SSD
- 显卡:集成显卡(如 Intel UHD Graphics)或 NVIDIA GeForce GTX 1650
- 显示器:1920x1080 分辨率,24-27 英寸
- 操作系统:Windows 10/11 或 Linux
- 高性能计算(科学计算、数据分析)
需求:处理大量数据,进行复杂的计算任务。
配置建议:
- 处理器:Intel Xeon 或 AMD EPYC
- 内存:64GB+ RAM
- 存储:1TB+ NVMe SSD
- 显卡:NVIDIA Tesla V100 或 RTX 3090
- 显示器:2560x1440 分辨率,27 英寸
- 操作系统:Linux 或 Windows 10/11
- 轻度娱乐和学习
需求:主要用于学习、观看视频、简单的游戏等。
配置建议:
- 处理器:Intel Core i3 或 AMD Ryzen 3
- 内存:8GB RAM
- 存储:256GB SSD
- 显卡:集成显卡(如 Intel UHD Graphics)
- 显示器:1920x1080 分辨率,22-24 英寸
- 操作系统:Windows 10/11 或 Chrome OS
- 电子竞技
需求:高性能,低延迟,适合参加电竞比赛。
配置建议:
- 处理器:Intel Core i7 或 AMD Ryzen 7
- 内存:16GB RAM
- 存储:500GB NVMe SSD
- 显卡:NVIDIA GeForce RTX 3070 或 AMD Radeon RX 6700 XT
- 显示器:2560x1440 分辨率,240Hz 刷新率,24-27 英寸
- 操作系统:Windows 10/11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需求:处理大规模数据集,训练深度学习模型。
配置建议:
- 处理器:Intel Core i9 或 AMD Ryzen 9
- 内存:64GB+ RAM
- 存储:1TB+ NVMe SSD
- 显卡:NVIDIA Tesla T4 或 RTX 3090
- 显示器:2560x1440 分辨率,27 英寸
- 操作系统:Linux 或 Windows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