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川渝传统木构架建筑:穿斗、抬梁与混合式结构的智慧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42: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川渝传统木构架建筑:穿斗、抬梁与混合式结构的智慧

中国传统木构架是世界上历史最久、应用最广、体系最完善的建筑结构之一,其建筑工法技艺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传统木构架建筑有三大类型:穿斗式构架、抬梁式构架和井干式结构。

穿斗式构架主要用于我国南方地区,其历史悠久,结构独居特色。在川渝地区,由于穿斗木构架构造简单、做法灵活,因此成为当地传统民居常见的结构形式。这里也是我国穿斗式建筑的主要集中地。抬梁式构架在中国传统建筑上使用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中国北方,不过用料较大,耗费木材较多,而且稳定性稍差。由于川渝地区的地域包容性较强,抬梁式构架在这里也有部分应用。

穿斗构架

穿斗构架,又叫立贴式,组成构件一般为落地柱、短柱、穿枋、欠子和檩挂。从受力关系上看,柱直接承担檩条,穿枋横穿柱子将柱穿插连接,柱子和穿枋共同构成一榀屋架。其中未落地的柱子在四川地区叫做金墩或童墩,只起转传荷载的作用。一般古民宅进深方向为5-7架(“一檩”即“一架”),而大户人家最多可达十一架、甚至十三架。


穿斗木构架图示

落柱做法

穿斗式构架中落柱方法可归纳为这几种主要形式:满柱落地、隔柱落地、间隔式落地和不对称落地、满柱不落地。


落柱做法及图释

受地形影响的穿斗木构架

川渝地区多崎岖的山地,地貌变化大,许多建筑不得不建址于丘陵和山地地区,这就要求穿斗建筑因地制宜,发挥其灵活多变的优势。灵活多变大都体现在柱枋的变化,根据地形变化,柱子可以相应得伸长或缩短,为建筑本身获得更多的使用空间,以及适应不同的地形变化。

“错台”

这一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筑台或退台的方式,使得建筑物平稳立于崎岖地势之上。在重台重院的结构中,会使用阶梯来实现高低差之间的通行;另一种是房屋本身剖面内部不在同一等高面,就会通过改变落地柱的长短来实现错台。

悬吊

这类情况常见于崖壁、陡坡边缘,是传统的干栏式建筑在山地的应用。楼面由木柱支撑,撑柱垂吊,使建筑物形成了一半悬空,一半立于平地之上的形式。

展延

展延是指房屋进深随着地形顺延,房屋的建筑空间随着坡度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穿斗木结构的顺势延伸。

檐部构架形态

川渝地区气候潮湿多雨,因此需要出挑深远的屋檐,同时屋檐的出挑为居民提供了檐下空间。由于该地区传统民居不被允许使用斗拱出挑屋檐,所以穿斗构架就演化出挑枋出挑的形式。

单挑出檐

单挑出檐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出檐形式,在川渝地区也最为常见。它表现为一根挑枋直接承挑屋檐。单挑出檐细分又可以分为硬挑和软挑,硬挑是穿枋直向外伸充当挑枋,软挑则是不由穿枋穿出,是木条穿过檐柱、插入金柱或挂中。单挑出檐一般出挑的距离不长,结构简单。除去挑檐檩直接落在挑枋上的简易做法,有些会在两者间添加瓜柱,称为坐墩,若瓜柱包过挑枋下垂,则称吊墩,这些墩头经常会雕刻出花纹。有时为了增加稳定性,挑头下还会再加撑拱。


单挑出檐图示

多挑出檐

常见的为双挑出檐,这类出挑可以增加出挑距离,扩大檐下活动空间。双挑出檐表现为出挑两个步架,最下的挑枋承托瓜柱,瓜柱穿过上一层挑枋,同时瓜柱承托檩条,瓜柱与挑枋之间通过榫卯链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檐廊出挑

檐廊出挑相比于双挑出檐,距离更远,可达3-5m,这样的距离需要檐柱帮忙承重,往往在沿街建筑或府宅厅堂中使用。

抬梁式构架

尽管穿斗式构架应用最广泛,但由于川渝地区的地域包容性,在北方民居中盛行的抬梁式构架在该地区也有部分应用,并产生了一定的演化,甚至出现了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抬梁式构架在四川地区又叫“抬坛式列子”。其传统形式为柱头上面置梁,梁上搭纵向的檩条,檩条之上搭板椽,从而将屋面的力量传到梁再由柱子承重。在川渝地区,这类构架的梁和柱的连接形式发生了一定改变,两者通过榫卯形式连接,将梁插入柱子中,由柱子直接承受檩条。

川渝地区的大木构建筑分为殿堂式建筑和厅堂式建筑。宗庙型建筑倾向于采用北方殿堂式建筑的营造方式,厅堂结构的做法,在屋内木结构中基本不使用斗拱层。如梓潼大庙天尊殿保留了北方殿堂式建筑的结构特色,在梁和枋的连接处,多用斗拱连接;而梓潼大庙桂香殿则展现出川蜀地区普遍的厅堂式不使用斗拱层的内部结构,结构相对更加简洁,接近于清式木构架的特征。

在一般的四川民居中,过梁最长是五架,更长的七架过梁则一般出现在合院民居中。此外,在巴蜀地区的一些大型传统建筑建造中,往往会使用抬梁式构架,满足大空间的使用需要。除了常见的五架和七架的抬梁式结构,六架梁和八架梁有时也会被使用。

抬梁式建筑在四川民居中开始应用后,也产生了一些创新。一方面,抬梁式构架一般应用于非山墙的屋架,这是为了更好地抗震和节约材料,这种组合方式可以看作“横向混合。另一方面,是将抬梁与穿斗混合在同一排架中,可以看作“纵向混合”。

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

穿斗构架与抬梁式构架各有优点,如果采用穿斗式构架,那么房屋的空间大小和高度则受到局限;如果采用抬梁式构架,对大量原材料的需求在川渝地区很难实现。所以当地的工匠便将穿斗构架与抬梁构架相结合,一般做法是在房屋两侧的山墙依然沿用穿斗构架,在明间等需要大跨度的房间采用抬梁构架;还有一种方式是局部抬梁,将两种构架混合在同一排架,排架的中部采用抬梁构架,两侧仍采用穿斗构架。

在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中,驼峰被用来支撑梁和(或)檩,处于梁中间的驼峰用于支撑上一层梁,处于梁两侧的驼峰则用于支撑檩和随檩枋。

川渝传统木结构民居建筑凝聚了先辈们生产生活中的智慧和经验,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和情趣,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科学价值。在现代文化多元的融合和冲击下,传统建筑文化技艺正逐渐流失,我们应加快对川渝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调研与研究,归纳总结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点,深入分析建筑结构的性能,让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技艺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