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巡游到龙形石雕:各地非遗传承人巧手迎甲辰龙年
舞龙巡游到龙形石雕:各地非遗传承人巧手迎甲辰龙年
2024年2月10日,农历甲辰龙年如期而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力量与尊贵,常与皇权联系在一起。甲辰龙年的到来,不仅让人们对龙文化充满期待,更激发了全国各地非遗传承人的创作热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场场精彩的非遗活动、一件件精美的龙元素作品,让这个龙年格外热闹非凡。
非遗活动:龙舞巡游与庙会盛况
2024年2月23日至25日,广东惠州举办“舞动中国龙”龙舞大巡游活动,来自省内外的30多支舞龙队伍在市区主要街道进行巡游表演,吸引了数万名观众观看。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传统龙舞的魅力,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精神。
深圳第二届非遗庙会于2月24日在龙华区世纪广场举行,活动设置九宫格打卡“寻宝”、醒狮表演、民俗快闪节目秀等多个环节,让市民在互动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据统计,当天参与活动的市民超过10万人次,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非遗作品:传统技艺与创新演绎
在甲辰龙年,非遗传承人们纷纷亮出绝活,以“龙元素”为主题创作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作品。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石雕传承人徐德立,从事石头雕刻40多年,创作了飞龙、走龙、蛟龙等多种形态的龙形石雕。他的作品不仅造型栩栩如生,更注重细节的精良雕琢,展现出龙的灵气与神韵。
在郑州,剪纸艺术家袁升科耗时数月,创作了一幅长达95米的《九龙图》。作品以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为基础,融合现代审美理念,展现了九条形态各异的龙在云海中翻腾的壮观景象。这幅作品不仅展示了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河南面塑大师崔勇锐则用面团塑造出栩栩如生的“龙形象”。他将传统面塑技艺与现代雕塑手法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既传统又新潮的龙年主题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面塑艺术的魅力,更为即将到来的龙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郑州,香包传承人芦爱玲精心制作了一系列“龙元素”香包。她将传统香包制作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既传统又新潮的龙年主题香包。这些香包不仅具有驱邪避邪、散发香气的功能,更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非遗体验: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体验非遗文化,各地纷纷推出各类非遗体验活动。在广州塔举办的“羊城记忆——非遗里的广府年味”活动中,市民不仅可以欣赏到广府非遗项目,还能亲手体验制作年画、剪纸等传统技艺。在深圳非遗庙会上,市民可以参与九宫格打卡“寻宝”、醒狮表演、民俗快闪节目秀等多个环节,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在佛山岭南年俗欢乐节上,市民可以参与舞龙舞狮、粤剧功架表演等活动,亲身体验岭南传统文化。
甲辰龙年的非遗活动不仅展示了传统技艺的魅力,更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创新性的演绎和体验,非遗文化正以更加生动的方式融入当代生活,展现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