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针灸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科学依据与临床局限并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05: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针灸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科学依据与临床局限并存

近年来,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逐渐被应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中。那么,针灸治疗糖尿病到底靠不靠谱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01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科学依据

多项临床试验和科学研究表明,针灸(尤其是电针)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改善糖尿病症状:

  1. 调节胰岛功能

    • 调节胰岛素浓度:电针相关穴位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及尿糖,这可能与电针调节血清胰岛素浓度相关。
    •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电针可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以恢复糖耐量受损状态,并改善空腹高血糖。
    • 改善胰岛素信号通路:电针改善糖尿病鼠的胰岛素抵抗和肥胖,至少一部分机制是通过刺激 SIRT1/PGC-1α来改善胰岛素信号通路。
    • 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有研究将糖尿病鼠分别给予激光照射穴位、罗格列酮灌胃及0.9% 氯化钠溶液灌胃;最后对3组胰岛凋亡率进行测定,激光照射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的胰岛凋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激光照射组凋亡率也低于罗格列酮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穴位可抑制糖尿病鼠胰岛 β 细胞调亡。
  2. 降血糖

    • 电针耳穴和体穴可立即降低空腹血糖,30min 刺激比 15min 针刺效果更好,4d 连续针刺比 3d 连续针刺效果更好。
    • 针刺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基线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无关。电针下肢穴位促使血糖下降及乳酸代谢物增高,使得乳酸/葡萄糖比降低,这也提示着细胞无氧葡萄糖代谢增加。
    • 此外有研究指出,低强度电磁波刺激穴位可引起机体自主活动的增加并降低血糖水平神经机制也是电针降低血糖的重要机制。
  3. 降低体质量,调节脂质代谢

    • 对于肥胖病人,针刺可以减轻体质量及 HbA1c 水平。穴位埋线由于加强和持久的穴位刺激,可以帮助控制女性体质量,进而减少肥胖女性相关的糖尿病风险。
    • 慢性电刺激足三里通过多种机制降低体质量并改善血糖,其中包括胃肠动力和通过自主通道的激素。
    • 瘦素功能异常与肥胖及相关疾病关系密切,如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篇系统综述中指出,在临床试验中,与空白对照组和口服减食欲药组对比,针灸可以改善肥胖者血清瘦素水平。
02

针灸治疗的局限性和风险

尽管针灸治疗糖尿病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风险:

  1. 疗效的不确定性:针灸治疗的效果可能因人而异,且目前缺乏大规模、长期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
  2. 治疗周期长:针灸治疗通常需要持续进行,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效果。
  3. 专业性要求高: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不恰当的操作可能会带来风险。
  4. 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针灸可以作为糖尿病治疗的辅助手段,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药物治疗。
03

结论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糖尿病在科学研究层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目前,针灸可以作为糖尿病治疗的辅助手段,帮助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患者在选择针灸治疗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继续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