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基督教传播:在逼迫与数字化中寻找出路
南亚基督教传播:在逼迫与数字化中寻找出路
南亚地区是各种文化、经济、地理、国家和世界宗教的交汇地,包括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印度、伊朗、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佛教、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在这里交汇,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宗教景观。本文将深入探讨南亚地区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基督教在该地区的传播情况。
从现在到2050年影响南亚地区的关键全球议题
逼迫
在阿富汗地区(包括邻近的伊朗部分)、印度、马尔代夫、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全球的关键话题是对基督徒的逼迫。根据2024年全球守望名单,这五个南亚国家在受迫害最严重的前十五个国家中排名:巴基斯坦第7,伊朗第9,阿富汗第10,印度第11。在这些国家,基督徒面临政府资助的迫害。他们被拘留,常遭受酷刑的惩罚和长时间的监禁。
孟加拉国虽然建国时是世俗国家,但已背离其初衷,对基督徒的攻击已经增加。在全球守望名单上,孟加拉国排名第26位。2023年4月,吉大港山区有八名部落基督徒被杀。另一个最近的动态是罗兴亚难民营。罗兴亚人是一个穆斯林支派,曾被迫离开他们在缅甸的家园,其中的基督徒一直遭受暴力和逼迫。
尽管巴基斯坦从2019年排名第五已经下降了两位,但这并不意味着逼迫程度有明显减少。基督徒在教育机构和工作场所面临歧视。他们面对骇人听闻的工作环境,国家中80%的清洁工是基督徒,贫困信徒作为契约劳工被困在砖窑中。一些基督徒,特别是那些作为现代奴隶的,被强迫皈依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当局有权惩罚被认为冒犯他人宗教观点的人。有许多这类的事件是基督徒被谋杀、被害死或被判终身监禁的。
在印度,针对基督徒及其礼拜场所的袭击持续居高,不仅是在农村地区,在大城市也有。联合基督教论坛表示,2023年1月至6月,在印度23个有400起针对基督徒的暴力事件被记录。
在斯里兰卡,佛教僧侣反对教会活动,并煽动对基督徒的暴力。马尔代夫法律规定所有公民必须是穆斯林,对归信基督教的抵制依然很高。
贫困和经济不平等
2023年多维贫困指数报告发现,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南亚,约3.89亿人。世界银行使用国际贫困线定义贫困,将极端贫困定为每人每天2.15美元。
经过数十年的内乱,阿富汗经济举步维艰。营养不良居高,成千上万的工作岗位丧失。875,000名儿童严重营养不良,840,000名妇女较严重地营养不良,82%的家庭负债累累。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伊朗。2023年,伊朗中央银行表示政府债务翻倍,官方数据显示人均每日卡路里摄入量减少22%,生活必需品的通货膨胀在2023年处于60%到100%。伊朗媒体报道失业率已经下降,但劳动力参与率同时下降。
在斯里兰卡,购买力下降和税收增加导致新中产阶级面临生存困难,虽然他们有一定的收入水平。无法维持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挫败感引发大量技术劳工移民海外,去寻求更好的未来。尽管斯里兰卡政府完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中期贷款目标,但正在进行的改革似乎在系统性地削弱社会保障网,例如支持最贫困人口的社会福利金。随着间接和直接税收增加打击中等收入家庭,斯里兰卡的大部分人将为生存挣扎。
印度的情况也类似。虽然印度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全球经济体,世界上一些最富有的人在那里生活,但却面临前所未有的贫困问题。据《福布斯印度》报道,在印度贫困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议题,受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全球经济不平等依然是一个重要问题,影响资源、教育和机会的获取。教会在通过社会公义倡议、慈善项目和倡导来应对这些差距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减轻贫困和支持经济赋能,教会可以展示福音的实际影响及其对爱邻舍的委身。
全球化和移民
全球化继续塑造世界,影响经济体系、文化交流和通信网络。教会必须适应这种互联性,在其使命中培养全球视角。这包括支持国际宣教,促进跨文化理解,并利用技术与全球信徒联系。全球化为教会跨越国界分享福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也需要谨慎处理文化敏感性和全球问题。
全球移民正因冲突、经济机会和环境变化在增加。这种移民可能在国内和国家间进行。2024年喀拉拉邦规划委员会称,约有340万工人迁入这个印度南部的邦。这些工人包括来自国内东部地区以及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人。这一趋势使得不同群体之间更加紧密接触,给教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移民常面临重大困难,教会有独特的机会提供支持并分享福音。然而,将多元文化背景整合到会众中也充满挑战,需要在事工实践中体现敏感性和包容性。
LGBTQI+
全球对LGBTQI+权利的接受和倡导挑战了传统基督教对性和婚姻的教义。这一运动将促使教会重新考察其教义和牧养方法。教会需要在坚持圣经教义与向LGBTQI+群体中的个体表达爱与怜悯之间找到平衡。这个话题需要教会在保持信念的同时,进行深思熟虑且尊重的对话。
数字化事工和AI的影响
随着社交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引入,外展工作大大简化。数字革命还使通过教会网站传播信息或教会内部沟通变得更容易,从而加强了团契。此外,数字工具使协作活动更加简单。
数字技术的到来,如在线圣经、移动应用程序和各种社交平台,大大促进了福音传播。有智慧地使用社交媒体扩大了神的话语的传播,多种本地语言的圣经版本减少了教育程度在福音传播中的影响因素。
数字事工的缺点是团契可能更多地变成虚拟现象而非面对面的。AI技术迅速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伦理困境。AI可以提高教会运作效率,如改进行政任务、创建引人入胜的数字内容和促进全球沟通。然而,它也提出了重大伦理问题,如可能导致的工作岗位流失、隐私问题以及AI决策的道德影响。教会必须提供清晰且基于圣经的指导,以负责任地应对这些问题。
一些对数字化事工的主题式的圣经反思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数字时代中的福音宣讲
大使命呼召基督徒使万民作主的门徒,教导他们遵守基督的命令(参见马太福音28:19-20)。从神学上讲,数字的福音宣讲应根植于真实性、人际互动和文化敏感性。
数字时代中与圣经相交
圣经是神活的话语,是基督教信仰和实践的核心(参见提摩太后书3:16-17)。与圣经相交包括阅读、默想和应用其真理。数字工具为在南亚环境中与圣经相交提供了新途径。数字平台还可以促进群体学习,连接远距离的信徒,培养共同的信仰旅程。
数字时代中的门徒训练
在南亚,数字门徒训练可以提供灵活且可扩展的方式来指导和培养信徒。通过将技术与面对面的互动结合,教会可以创造一种整全的门徒训练体验,装备信徒真实有效地活出信仰。
影响该地区的独特地区议题
寻求庇护者和难民
以阿富汗为例,寻求庇护者和难民将成为独特地区议题,将影响宣教和福音传播的工作。自2021年以来,估计有820万阿富汗人逃离家园,320万人被迫迁移到阿富汗其他地区。三分之二的人口需要某种形式的人道主义援助。
自1990年代以来,超过100万罗兴亚难民因宗教逼迫逃离缅甸。目前,超过96万难民居住在孟加拉国的科克斯巴扎尔地区,这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营地之一。约9.2万难民在泰国避难,2.1万人迁往印度。
藏族难民人数从1990年代的15万减少到约10万。虽然没有具体的每个国家的难民人数纪录,但认为约1万人在尼泊尔,超过1000人在不丹,而大多数逃离家园的难民居住在印度。
种族主义
按照种族界限的分裂很可能会继续荼害斯里兰卡,这个国家有着种族间暴力和排斥的血淋淋的历史。国家无法提供持久解决方案,导致一场基于种族的战争的结束只伴随着脆弱的和平。种族间紧张的局势常常沿着语言和宗教界限分布,持续带来社会动荡的威胁。微妙和公开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导致看起来非常狭隘的允许少数群体生存的界定。
作为跨越语言和种族界限的少数群体,基督徒将继续有机会示范真正的种族和谐和融合。保罗的完全包容的教会的异象将在斯里兰卡教会见证跨越边界而合一的福音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有接近70,000人,主要来自库基社区,被迫迁离印度曼尼普尔邦的家园。冲突起源于该邦两个族群之间的差异。面对日益加剧的两极化的未来,肤浅的团结信息将不足以应对:教会首先需要按照福音整全的合一来理解自身的失败,才能在种族分裂的社会中活出真正的合一。
南亚的种族主义和族群张力经常导致暴力和歧视,然而在神学上,教会被呼召成为一个反文化的群体,能够超越种族分裂,能展现基督里的和解和合一。
毒品和成瘾
国际麻醉品管制局(INCB)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39%的阿片类药物使用者在南亚。报告指出,印度是阿片类药物的主要市场之一,也是毒品种植地。2021年9月,印度缉获了近3000公斤海洛因,这是印度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缉获行动;2022年7月,又缉获了75公斤海洛因。
西南亚尤其是阿富汗是海洛因的来源。2023年前三个月,不丹皇家警察(RBP)逮捕了628人,其中533人被送去戒毒,92人因非法贩毒被拘留。考虑到不丹的规模,这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宗教多元化和印度教民族主义
在如印度的地区,宗教多元化和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兴起对基督教群体产生了重大影响。教会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压力和潜在的迫害,因为它面对的是一片基督教常常被视为可疑或敌对的土地。印度教民族主义提倡单一的文化和宗教认同,这可能给包括基督徒在内的宗教少数群体带来挑战。这种环境要求教会加强内部合一,并找到创新的方法,以尊重和文化敏感的方式见证福音。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
在印度等国家,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正在改变社会。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迁往城市,教会有机会接触多样化的城市人口,但也面临解决城市贫困、不平等和社会分化的挑战。城市环境要求教会发展适合城市居民需求和生活方式的事工,即包括那些住在贫民窟,也包括住在高层公寓的人。
青年人口
许多地区,特别是南亚,拥有大量的年轻人口。这一人口趋势为教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吸引年轻人需要对他们有意义且有活力的事工方法,包括使用技术和社交媒体。教会必须解决年轻人关注的问题,如教育、就业和心理健康,同时培养坚实的圣经门徒训练基础。
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
南亚等地区以巨大的文化和语言多样性为特征。教会必须通过发展多语言和多文化的事工来应对这一复杂性。这包括培训能够在多样化背景下有效服事的本土领袖,并创建适合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群使用的资源。拥抱这种多样性可以丰富教会的见证,但需要刻意努力去促进包容性和团结。
受造界和环境问题
过去二十年中,约有7.5亿南亚人受到气候相关灾害的影响。变化的环境条件可能极大地恶化全球最脆弱人群(约8亿人)的生活条件。此外,南亚是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的九个的所在地,每年该地区约有200万人因此过早死亡。教会在灾害响应和环境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应对这些问题,教会可以展示神对受造界的爱与关怀,为受影响的社区提供实际的支持和属灵的希望。
创造关怀是一条基要的圣经命令(创世记2:15;诗篇24:1),需要倡导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动员信仰群体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为了后代而强调保护神的创造的道德责任。
对教会和大使命的影响
加强坚韧与合一
地区问题带来的挑战可以使教会更加刚强和更坚韧。一个包容的教会,重视妇女、儿童、青年和边缘化群体,将促进更深的团结,帮助教会面对反对并依靠神。这种坚韧可以增强教会的见证,因为经历苦难的信仰对旁观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一种焕然一新的大公精神和宣教热情。
加强社会影响
通过解决诸如贫困、环境危机、性别和种姓歧视等地区问题,教会可以增强其社会影响力。这种整全的事工方法与圣经所要求的爱邻如己的教义相一致。社会影响力的倡议可以在尊重非基督教社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建立与他们的联系。
多中心宣教思维
这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点:
宣教权威的去中心化
在南亚,这种去中心化需要对宣教策略和权威的重新思考,承认并赋权于本地基督教领袖和社区。这种转变认可了本土传教士的重要贡献,他们比外人更了解其地区的文化和社会细微差别。非西方传教士的崛起强调了文化处境化和福音本土化的重要性,使基督教在不同的南亚背景中扎根和成长。
共同的丰富和学习
来自南亚的传教运动正在激活全球教会,带来新的活力和视角。例如,南亚基督徒在苦难、群体生活和信仰间对话方面带来了独特的见解,丰富了更广阔的基督教群体。
引领神学多样化
随着基督教的不同文化解释不断出现,在尊重多样性的同时保持合一至关重要。在该地区内,神学观点可能会有显著差异,这一挑战也为更丰富的神学对话和共同的学习提供了机会。
力量动力与合作
这意味着促进西方和非西方传教士之间的合作,确保当地声音得到倾听和尊重。合作努力可以带来更有效和全面的传教策略,应对南亚社区复杂的社会、经济和属灵需求
多中心的资源调动
这个概念对培养一个更公平、公正和可持续的宣教工作方法至关重要。
公平的资源调动
作为一个跨越语言和种族界限的少数群体,他们将继续有机会展示真正的种族和谐与融合。早期教会满足集体需求的模式必须推动南亚教会的响应。
而其他方面的影响包括,残疾人、男性和女性关系、性别和政治问题。
大使命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整全事工
应对社会、经济、医疗和环境问题为整全事工提供了机会,以满足物质和属灵需求。这可以促成更综合和有影响力的宣教工作。教会有机会倡导系统性变革,提供直接支持,并挑战不公正的制度,参与社区发展、教育,并倡导履行圣经重视穷人的命令,保证资源和机会的公平获取。
融入青年人
融入大量的青年人口可以为教会注入新的活力和视角。有活力并且对青年人有意义的青年事工可以培养新一代委身的门徒。
文化的丰富
拥抱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丰富教会对福音的理解和表达。这种多样性还可以通过提供更广泛的文化见解和方法来增强全球的宣教工作。
城市事工
城市化提供了接触集中在城市的大量多样化人口的机会。城市事工可以在就业人口、医疗和教育等领域服事。
基督教文学的本土化
虽然事工的语言是区域性的,如印地语、旁遮普语、乌尔都语等,但牧师培训的语言主要是英语。在逼迫和基督教在农村地区增长的背景下,这种情况需要改变。需要减少对翻译的依赖,推广在传教领域语言中的原创著作。
挑战
逼迫和宗教张力
应对逼迫和宗教张力需要智慧、勇气、合一和坚韧。
资源分配
应对不同地区的多样的需要需要对资源的谨慎分配。教会必须有效地安排优先次序,并且保证它的工作是可持续的。
保持教义的整全
面对多样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压力,保持教义的整全至关重要。教会必须坚持圣经真理,同时保证文化敏感和相关。
领袖培养
培养可以应对复杂地区问题并在多样化背景中有效带领的领袖是一个重要的挑战。这需要有力的培训项目和对领袖的持续支持。
其他关键的议题包括宗派间的基督徒合一、有伦理敏感度的社交媒体和资源的事工应用等。
结论
南亚的基督教历史与基督教本身一样古老。从公元一世纪使徒多马抵达印度,到当代本土基督教的发展,南亚拥有丰富的基督教历史。在南亚的基督教故事中,可以发现与全球基督教问题的显著相似之处,以及需要在该地区特别关注的独特主题。本报告试图一瞥这些主题和问题。我们祈祷主能使在这一战略地区的祂的教会和宣教在挑战和机遇中为祂的荣耀做出有效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