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萍医生教你冬季告别鼻塞
陈艳萍医生教你冬季告别鼻塞
随着冬季的到来,鼻塞成了许多人的困扰。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的陈艳萍医生,一位拥有近30年临床经验的中医专家,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冬季鼻塞防治方法。
陈艳萍医生:中医调理助你告别鼻塞
陈艳萍医生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尤其擅长儿童鼻炎等耳鼻咽喉疾病的中医诊疗。她认为,冬季鼻塞的治疗应从调理人体内部的气血和脏腑功能入手。
中医特色疗法:内外兼治
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
中医认为,肺、脾、肾三脏功能的正常运转,对鼻腔的健康至关重要。肺气虚弱容易使肺中津液停聚,导致鼻窍阻塞;饮食失调则可能损害脾胃,使湿气上犯于鼻;肾阳不足也会引起寒气滞留,影响鼻窍的正常通透。
中药熏蒸
将薄荷、苍耳子等辛温药材煎汤后趁热熏蒸鼻部,不仅能有效缓解鼻塞,还能温肺散寒。甚至可以通过布包药材煎煮,待温度适宜后敷熨于鼻部,达到相同效果。
按揉穴位
每天早晚,按揉迎香穴和鼻通穴,各5-10分钟,也能促进气血运行,缓解鼻塞的不适感。对于需要更精细治疗的朋友,寻求专业针灸师的帮助,针对鼻部的特定穴位进行针灸,能有效调和气血,改善鼻炎症状。
饮食调理
冬季适合饮用姜葱饮、生姜红枣茶等暖身饮品。生姜切片、葱白煮沸后饮用,能温阳通络;红枣与生姜、红糖搭配,泡制后热饮,更是能疏散寒邪,增强免疫力。
现代医学视角:血管运动型鼻炎
冬季鼻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血管运动型鼻炎,这是一种对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敏感的鼻炎症候。其症状与一般过敏性鼻炎相似,但主要与自律神经失调有关。预防措施包括:
- 保持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
- 佩戴口罩: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
- 温和运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后突然进入寒冷环境
家庭护理小贴士
保持室内湿润:使用加湿器或鼻部放置湿毛巾,保持室内湿度在适宜范围内,有助于缓解鼻腔干燥,减轻鼻塞和流鼻涕的不适感。
适度休息: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健康,增强免疫力,减轻鼻塞和流鼻涕的症状。
饮食调整:日常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菠菜、红椒、豆类和坚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
避免刺激物:如果鼻塞和流鼻涕是由过敏引起的,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也要避免吸烟和二手烟的刺激,外出需带棉质透气口罩,阻隔冷空气对鼻腔的刺激。
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鼻塞。但注意避免过度运动或在高强度运动后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以免加重症状。
科学就医,对症治疗
如果鼻塞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陈艳萍医生强调,虽然中医调理效果显著,但科学就医、对症治疗才是根本。
冬季鼻塞虽然令人烦恼,但通过中医调理和科学预防,完全可以找到适合你的解决方案。让我们一起利用中医的智慧,走出鼻塞的困扰,享受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