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型耐寒材料突破,冬季电池续航难题有望解决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55: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型耐寒材料突破,冬季电池续航难题有望解决

随着冬季的到来,新能源汽车和数码产品的续航问题再次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寒冷的环境下,电池性能会显著下降,这不仅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也成为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近期中国研究团队在电池耐寒材料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01

“冷膨胀”材料:突破性的技术革新

2025年1月,中国顶尖研究团队宣布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冷膨胀”材料,这种材料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发生膨胀,从而改善电池性能。据研究团队介绍,这种特殊结构的材料在低温下能够增加电池内部空间,降低电解液粘度,提高离子传输速率,并改善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实验结果显示,在-20℃的低温环境下,搭载“冷膨胀”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放电容量仅下降约10%,而传统电池的放电容量通常会下降30%以上。在充放电效率方面,传统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约为80%,而“冷膨胀”电池则可以达到90%以上。此外,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不会引发电池安全问题。

02

石墨烯电池:耐寒性能大幅提升

除了“冷膨胀”材料,石墨烯电池在耐寒性方面的突破同样值得关注。石墨烯电池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具有续航里程长、使用寿命长、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等优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9年石墨烯电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石墨烯电池市场规模约1.63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15.00亿美元。我国石墨烯产量位居全球首位,为石墨烯电池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供应。

03

市场应用:从电动汽车到数码产品

在电动汽车领域,2025年冬季测试结果显示,搭载新型耐寒电池的车型表现亮眼。小米SU7Max双电机四驱版在-26℃至-18℃的严寒条件下,续航里程达到339公里,超越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四驱版。比亚迪多款车型在冬季测试中也展现出优异的能耗控制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

在数码产品领域,固态电池成为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锂电池的液态电解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同时具备耐寒耐高温的特性。目前,多家企业正在加速固态电池的研发,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商业化应用。

04

展望未来:电池技术的革新之路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西北、东北等寒冷地区的市场需求增长,耐寒电池技术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从“冷膨胀”材料到石墨烯电池,再到固态电池,这些创新技术为解决冬季续航问题提供了多种可行方案。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将是电池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冬季续航问题将不再是新能源产品的短板,而高性能、长寿命、安全可靠的电池将成为推动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