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嫦娥六号技术揭秘:月背探险新纪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嫦娥六号技术揭秘:月背探险新纪元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1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4/04/25/ARTIDkQ2TQso8yhwcLiiDwMh240425.s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6/28/nw.D110000renmrb_20240628_2-06.htm
3.
https://www.ncsti.gov.cn/kjdt/ztbd/tygcsqcelhrw/202406/t20240628_169727.html
4.
http://www.news.cn/tech/20240627/dd959df9d82c42f99a5c307f5dac5768/c.html
5.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6924d7e4b00f32bf718117.html
6.
https://www.cnsa.gov.cn/n6758823/n6758838/c10565180/content.html
7.
https://www.cnsa.gov.cn/n6758823/n6758844/n10518102/n10518157/c10572790/content.html
8.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40602-3767525
9.
http://gdstc.gd.gov.cn/kjzx_n/mtjj/content/post_4435984.html
10.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10/content_6981686.htm
11.
https://www.wchtc.net/xinwen/2024/show-3968.html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样品,精准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标志着中国航天再次创造世界纪录,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这一壮举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实力,更为人类探索月球开启了新的篇章。

01

三大技术突破:月背探险的关键

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每一项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

月球背面的探测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由于月球的遮挡,月背无法与地球直接通信,需要首先解决探测器和地球之间的测控通信及数据传输问题。此外,月背遍布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地形复杂,起伏较大,探测器着陆下降、开展月面工作、起飞上升等环节都存在很大风险。为了实现精确控制,嫦娥六号采用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这是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使用这种轨道。通过精确的轨道控制和中继通信支持,确保了探测器在月背的稳定运行。

月背智能采样技术

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着陆,这里是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盆地。与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的采样相比,月背的环境条件更为恶劣。探测器需要在复杂的地形中自主导航,选择合适的采样地点。为此,嫦娥六号配备了智能移动相机和先进的采样机械臂,实现了全自主的月面采样作业。这种智能采样技术不仅提高了采样效率,还确保了样品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月背起飞上升技术

在完成采样任务后,嫦娥六号的上升器需要在月球背面实现垂直起飞,并与轨道器进行交会对接。这一过程需要克服月球微重力环境下的姿态控制难题,以及中继通信延迟带来的操作挑战。嫦娥六号通过精确的轨道控制和自主导航系统,成功实现了月背起飞和轨道对接,为后续的月地转移奠定了基础。

02

月球背面:揭秘宇宙起源的“时间胶囊”

月球背面的探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由于月球的潮汐锁定效应,月背始终面向深空,保留了更为原始的地质信息。南极-艾特肯盆地作为月球上最古老、最大的撞击坑,其地质结构和物质组成能够为研究月球乃至地球的早期演化提供关键线索。

嫦娥六号采集的月背样品,有望揭示月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成分的奥秘。这些样品将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的历史提供机会。同时,月背的环境条件也为研究太阳系早期的撞击历史提供了独特视角,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03

未来展望:月球科研站与深空探测

嫦娥六号的成功,为中国未来的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航天局已经规划了后续的月球探测任务,包括嫦娥七号和八号的探测任务。其中,嫦娥七号将主要开展月球极区环境和资源勘查,而嫦娥八号将验证月球资源就地利用技术。同时,中国正牵头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在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并在2045年前建成拓展型。这一科研站将以月球南极为核心,开展月球环境探测和资源利用试验验证。

在深空探测方面,中国已经批准了四次行星探测任务。天问二号计划于2025年前后发射,目标是对一颗近地小行星进行伴飞、取样返回等探测;天问三号计划于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天问四号则将执行木星系探测任务。这些任务将推动中国深空探测走向更远的深空领域。

嫦娥六号的成功,不仅是中国航天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人类探索月球的新里程碑。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人类对月球的认知将不断深化,为未来的深空探索开辟新的道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