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北过年民俗大比拼:永年抬花桌 vs 福州传统习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48: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北过年民俗大比拼:永年抬花桌 vs 福州传统习俗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全国各地的过年民俗也纷纷登场。北方的永年抬花桌以其独特的舞蹈和壮观的场面吸引了众多目光,而南方的福州则保留了许多古老而有趣的传统习俗,比如“做年”和“拗九节”。这两个地方的过年民俗各有千秋,你更喜欢哪种呢?快来一起看看吧!

01

永年抬花桌:力量与协作的舞蹈

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抬花桌是春节期间最引人注目的民俗活动之一。这种民间舞蹈形式始于唐代贞观年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每乘花桌队伍需要40-50人,包括秧歌队、舞龙队和旗手。花桌由红木或紫檀木制成,重达百余公斤,上面插满各类花卉,形成高拱造型。花桌两侧镶制的栅栏精雕细刻,描龙画凤,自栅栏向上以细竹条、铁丝绑扎成6尺多高的椭圆形花架,让花桌看起来更加精美。花桌上面有“五谷丰登”等代表美好祝愿的吉祥语。

抬花桌的舞步由前后搓步、八字步、花步、秧歌步、抖肩换肩等组成,行走起来,花枝飞舞,整齐协调,美不胜收。最令人惊叹的是花桌腾空跳,表演者们把花桌小抬杆前端约2厘米处顶在自己后肩上,只听一人高喊一声“腾空,跳!”8人同时将肩向上耸,花桌便腾空跃起,然后再稳稳落回抬花桌者的肩上。这一“鲤鱼跳龙门”的招数难度很大,当花桌抬到高潮时,千朵奇花上下翻飞,一举一动都张扬着力量。

02

福州过年:从腊月到正月的漫长庆典

与永年抬花桌相比,福州的过年习俗显得更为漫长和丰富。福州人把过年称为“做年”,整个过程从腊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廿九,长达近两个月。福州传统的“做年”一般认为分为四个阶段,从腊月初一“筅堂”开始,到“祭灶”、经除夕、正月新年,至“拗九节”结束。福州民俗专家、摄影家林聪生告诉记者,每年腊月,福州人就进入过年程序了,腊月初一,福州人在家里大扫除,称为“筅堂”,把晦气清理出去,迎接新年。腊月十六,称为“尾牙”。在过去,每到这一天,各商家行号祭祀土地公并将祭祀的食品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这种习俗也延续至今,如今各公司企业年末举办各种年会、聚餐等,也有“做尾牙”的缘故。腊月二十为“封印”的日子,在古代,官府工作人员在这一天将官印封存起来,开始放假,故得此名。腊月二十之后,福州家家户户开始忙着置办年货,包括杀猪、宰(鸡)鸭、(滷)卤货、糟鱼、做斋等,还要炊红糖粿、白糖粿、肉丸、菜头粿等迎春四味食品,迎接将到来的年。出嫁的女儿在廿到廿四这段时间里往娘家送年货,称为“送年”。此时娘家备好 “年糖年饼” “花花面壳”交给女儿女婿带回送给外孙、外孙女。它也是腊月廿四“祭灶”要用的物品。腊月廿四到廿九这段时间,旧时福州城内鞭炮声不断,这家放完那家放,每家每户都要“分年”祭天地,感谢天地一整年给家里带来了美好的生活,祈福明年能够更好,这段时间福州城内年的味道最浓。除夕的前一天,是福州人“做小岁”的日子。林聪生说,在这一点上,福州与北方不同,北方有做“小年”,而福州是做“小岁”。“做小岁”这一天,旧时福州在外工作的人都会悉数回家,在大家族里要开“家庭会议”,协调家族中重大事务、调解家庭矛盾,将家族问题一次性解决,这样到了第二天除夕时,大家都没有矛盾,能开开心心地过年。在除夕夜,福州人要“守岁”,放烟花爆竹。林聪生提到,在过去,福州人会用竹木叠成一个井字形的架子,放在院子里,燃烧并不断往火堆撒盐,火堆中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称“烧火炮”。这时,小孩戴上“花花面壳”,大人给压岁钱,目的是为了驱除邪气。大年初一福州人一般不出门,在家中“守财”。到初二才开始陆续出门拜年。正月初二、初三,家家户户都会“办春酒会亲”;到了正月初四,各店铺就放鞭炮接神、开假做生意了;初五,学子需要“上斋门”,到私塾报名,拜孔子、拜先生。从正月初二、初三开始,旧时在台江电影院、南后街、观音井附近的街面上陆续有人开始摆花灯出售,到正月初八,花灯已经进入鼎盛阶段,故有“元宵但看初八灯”的说法。林聪生告诉记者,现在福州的花灯都集中在南后街,届时,各位市民也可前往观赏。正月廿九,也是福州的特色节日,叫“拗九节”,又称孝顺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拗九粥”祭祖后,会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在这天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给自己的父母亲或长辈。若父母亲或长辈岁数含有“九”的,要给他们“送九”。“送九”即送太平面、蛋、猪蹄或鸡等食物,让父母亲或长辈平安“过九”。至此,福州人过年算是结束了。

03

文化内涵的差异

永年抬花桌和福州过年习俗虽然都是庆祝新年,但背后的文化内涵却有所不同。永年抬花桌体现了燕赵地区的豪迈与团结,强调集体协作和力量展示。而福州过年习俗则展现了闽南文化的细腻与孝道,从“筅堂”到“拗九节”,每个环节都渗透着对家庭和长辈的敬爱。福州的“拗九节”更是专门孝敬长辈的节日,体现了浓厚的孝道文化。

04

现代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这两种民俗都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永年抬花桌作为国家级非遗,有专业传承人和系统的保护机制。而福州过年习俗则更多地依靠民间自发传承,虽然一些传统习俗有所简化,但核心文化内涵依然保留。近年来,福州的“游神”活动在社交平台上频频出圈,成为年轻人了解和参与传统文化的新途径。

05

结语

永年抬花桌和福州过年习俗,一北一南,一动一静,展现了中国年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它们不仅是庆祝新年的仪式,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北方的豪迈舞步,还是南方的细腻仪式,都凝聚着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些传统民俗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那些承载着文化记忆的仪式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