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井俊二携新作亮相东京电影节,回忆《情书》岁月
岩井俊二携新作亮相东京电影节,回忆《情书》岁月
近日,著名导演岩井俊二携新作《小小的我》亮相2024年东京国际电影节,并在社交平台表达了对新作的期待。作为一位以描绘青春为主题的导演,岩井俊二的经典作品《情书》至今仍被影迷津津乐道。他在多个场合表示,青春是他最想表达的主题,而《情书》更是成为了许多人青春记忆的一部分。此外,岩井俊二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多次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并执导了华语电影《你好,之华》。此次东京电影节的亮相,不仅展示了他最新的创作成果,也为影迷带来了满满的回忆。
《情书》:一封寄往天国的深情告白
《情书》是岩井俊二自编自导的电影,以8.9的豆瓣高分,成为影史经典之作,不仅奠定了岩井俊二的“名导”地位,也展现了日本独特的电影美学。影片通过一封误寄的情书,揭开了两段纯美的回忆,探讨了记忆与爱的交织。
岩井俊二的“残酷温柔”与日本美学
岩井俊二的多重身份——小说家、编剧、导演、剪辑、音乐人,赋予了他的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残酷温柔”。这种风格在《情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高亮度、过曝光的画面,如同泛黄的老照片,将观众瞬间拉回旧时光,营造出一种唯美的“日式”滤镜。而双线叙事、时间跳转、现实与幻境的交织,使故事更具层次感,深深地触动人心。配合着恰到好处的音乐,将电影的氛围烘托得更加动人。
影片中对信件、借书卡等物品的特殊关照,展现了日本特有的恋物美学,将细腻的情感寄托于实物,使情感表达更具象征意义。通过对记忆的追溯,岩井俊二构建了一个诗意的精神家园,引发观众的共鸣,让人不禁回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
贯穿影片始终的“雪”,不仅象征着严寒、死亡和虚无,更与温暖的记忆和爱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影片的主题。就像影片的开头,博子躺在雪地里,思念着逝去的恋人。这片白茫茫的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消逝,以及记忆的模糊。但也正是这片雪,见证了博子的思念、女藤井树的回忆,以及男藤井树不曾言说的爱。这封寄往天国的“情书”,最终唤醒了沉睡的记忆,也带来了心灵的救赎。
交织的双线叙事:暗恋与爱
《情书》并非简单的爱情故事,而是通过两条相互交织的叙事线,展现了不同形式的“暗恋”与“爱”,以及人物在追忆中获得救赎的过程。
渡边博子是男藤井树的未婚妻,对男藤井树怀有深深的思念,而男藤井树,登山遇难,生前暗恋女藤井树。女藤井树与男藤井树是同名同姓的中学同学,在对方去世后,与博子的通信中,逐渐发现了男藤井树的暗恋,也唤醒了自己尘封的记忆。而秋叶茂是博子的现任男友,他深爱博子,默默守护,最终帮助博子走出悲伤。所以博子与藤井树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带有一丝悲剧色彩。男友秋叶茂的一句话“才初次见面,他就突然提出想和你交往……”暗示了博子“替代品”的身份,也揭示了她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伤痛。博子对已故藤井树的追忆,更像是一种“暗恋”,一种对过去情感的执着。寄出那封信,对博子而言,与其说是寻找答案,不如说是寻求解脱。她渴望了解藤井树的过去,以此来弥补内心的空缺。这不仅是对逝去恋人的告别,更是对自我的救赎。放下过去,才能拥抱未来,博子终于迈出了新生活的第一步。而始终陪伴在她身边的秋叶茂,则展现了另一种爱的形式。他默默地等待,耐心陪伴,包容博子的悲伤,鼓励她去探寻真相,最终帮助她走出阴影。
但影片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两位同名同姓的藤井树之间,那段朦胧而美好的青春往事。通过女藤井树的回忆,男藤井树隐秘的暗恋逐渐浮出水面。女藤井树最初对男藤井树的印象,是一个冷漠孤僻、行为怪异的男孩。他总是躲在图书馆角落看书,借阅冷门书籍,只为在借书卡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同名同姓带来的尴尬,加上男藤井树时不时的恶作剧,让女藤井树对他又气又无奈。但在新学期开学那天,男藤井树来到女藤井树家还书,并罕见地表达了关心,这使得女藤井树对他的印象发生了转变。可这次短暂的相遇,竟成了他们最后的见面。男藤井树的转学,以及那盆被摔碎的菊花,暗示着他已在女藤井树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直到影片结尾,女藤井树翻开那本《追忆似水年华》的借书卡,看到背面自己中学时代的画像,男藤井树的暗恋才得以最终揭晓。
三、时间与存在:主题的升华
《情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并非仅仅讲述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而是深入探讨了青春、记忆和成长的主题。影片以含蓄而深刻的方式,展现了暗恋的微妙与美好,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即使剧情略显“俗套”,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永恒的经典。暗恋,如同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飘雪,轻盈而无声,却能深深地渗入人心。男藤井树的暗恋,隐藏在恶作剧和冷漠的外表之下,最终通过一张借书卡上的画像得以表达。这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渡边博子对藤井树的“暗恋”,则是一种对过去情感的执着,是记忆的碎片在时间长河中的沉淀。通过与女藤井树的书信往来,博子逐渐拼凑出完整的藤井树,也最终放下了过去,获得了新生。《情书》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探讨了“记忆”与“遗忘”、“时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时间的流逝会冲淡一切,但真挚的情感却能在记忆中永存。男藤井树虽然已逝,但他存在于博子、女藤井树以及所有爱他的人的记忆中。正是这些记忆,对抗着时间的无情,守护着曾经的美好。影片开头,男藤井树的亲友前来祭拜,但他们的悲伤更像是例行公事,男藤井树的存在正在逐渐被遗忘。而博子的信,唤醒了女藤井树的记忆,也让男藤井树的生命在另一个时空得以延续。记忆战胜了时间,爱情战胜了死亡。而另一个片段,女藤井树的母亲想要搬家,离开充满回忆的旧居,而爷爷却执意留下。这象征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遗忘过去,或是守护记忆。家不仅仅是一栋房子,更是由记忆构筑的精神家园。正是博子对旧址的追寻,开启了女藤井树的记忆之门,让她重新回到了心灵的故乡。
结尾
《情书》是一部充满诗意的电影,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春的懵懂、暗恋的微妙以及记忆的永恒。岩井俊二的“残酷温柔”贯穿始终,将日本独特的电影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更在于其对人生、对情感、对记忆的深刻探讨,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使其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它就像一封寄往心灵深处的信,唤醒我们对青春的回忆,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在白雪皑皑的小樽,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缓缓展开,触动着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青春叙事:岩井俊二的独特视角
岩井俊二的电影创作以青春主题为主,但并不局限于“小清新”风格。从处女作《情书》中各自残缺的半份爱情的追溯,到《四月物语》中寂寞红伞下那个温暖的“爱的奇迹”,又或者《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柔柔碧野中闭眼任风穿过白衬衫的忧郁少年杀人事件,还是《花与爱丽丝》里那场莫名其妙却千回百转的“被失意”的诗意,岩井俊二的电影有着纯净透明的忧伤,这忧伤中又饱含深情的凝望。正如他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觉得最近的《花与爱丽丝》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其中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怀旧情怀的因素,一般是面向现代观众创作的作品。中间也会用高中生作为演员。换句话说,虽说成人社会的人际关系可能不会随时代有那么大的变化,但是依然要在作品中加人符合现代时代特点的元素。因此我还是打算创作符合现当代时代特点的作品,而不是创作怀旧的作品。”
与中国电影界的渊源
岩井俊二与中国电影界有着深厚的渊源。2018年,他自编自导了首部华语电影《你好,之华》,这部电影的主演周迅今年是金爵奖评委之一。“这次合作,从头到尾都非常顺畅。”在岩井俊二看来,海外合作是特别宝贵的财富,“未来我们肯定能跨越国界,进行更好的合作。”
岩井俊二认为,电影语言是国际化的,应该跨越国界进行合作。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平台上,他多次参与交流活动,展现了对电影国际化的深刻理解。
《小小的我》:新的尝试与突破
《小小的我》定档12月31日,由易烊千玺主演,讲述一个脑瘫青年的成长故事。该片在2024年东京国际电影节上首映并获得了观众选择奖,这是该奖项首次颁给一部中国影片,进一步提升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这部电影聚焦于一个励志而感人的故事:青年刘春和(易烊千玺饰),尽管患有脑瘫,但他勇敢地冲破身心的枷锁,为实现外婆的梦想而努力,同时他也在找寻自己的人生方向。这部影片在2024年东京国际电影节上首映并获得了观众选择奖,这是该奖项首次颁给一部中国影片,进一步提升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
从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反响来看,这部影片不仅获得了观众和影评人的赞赏,也得到了诸如岩井俊二等知名导演的高度评价,称易烊千玺的表演“天才式”。在影片中,易烊千玺深入角色内心,对脑性瘫痪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体验,以达到精湛的表演效果。据悉,千玺不仅学习了相关医学知识,还与脑瘫患者进行了深入接触,这种认真投入的态度也从预告片和部分释出的物料中得到了体现。观众可以在银幕上看到一个无比真实和细腻的刘春和。影片由杨荔钠执导,影片风格明显区别于一般商业片,更具有文艺色彩和现实主义风格。影片力求通过不加修饰的镜头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脑瘫患者的真实生活与内心世界。这种真挚的演绎和导演特有的镜头语言,使得《小小的我》在情感表达和作品深度上都极具感染力。《小小的我》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一个盛夏,刘春和不仅仅是为实现外婆的梦想而努力,他也在过程中完成了自我的蜕变和成长。影片通过他与外婆、母亲和朋友的互动,展示了亲情、友情和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影片中,刘春和为外婆圆梦的过程也是他自己成长的过程,这种双线并行的故事结构使得影片在叙事上更加丰富立体。易烊千玺对刘春和这个角色的表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影评人和观众普遍认为,千玺在该片中的演技相比以往有了显著提高,更加成熟和精湛。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肢体表演上,更体现在他对角色内心的把控和情感的精准传达上。无论是细微的表情变化,还是平凡的日常对话,都让观众感受到了刘春和这个角色的鲜活和真实,有评论称“看不到易烊千玺的影子,只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刘春和”。影片在国内的定档和即将进行的全国路演,也激起了粉丝们的热情。影片主创团队计划在各大城市举办观影活动和首映礼,以进一步拉近观众与影片的距离。据悉,易烊千玺将会出席首映礼并参与部分城市的路演,与影迷互动,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观众对影片的期待值。《小小的我》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它还通过刘春和的视角,反映了社会对残障人士的态度和包容度。影片试图引导观众思考,如何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保持坚韧和积极的态度,同时,也呼吁社会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影片的温情基调和深刻主题,势必将在上映后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共鸣。在商业电影盛行的当下,《小小的我》以其独特的文艺现实主义风格,成为一部值得期待和深思的佳作。易烊千玺通过这部电影,不仅展示了作为演员的实力,也通过角色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电影即将上映,相信观众们在欣赏这部作品的同时,也会收获满满的感动与力量。
《小小的我》的上映,不仅是岩井俊二对青春主题的延续,更是他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影片通过一个脑瘫青年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坚韧与勇气,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残障人士的态度和包容度。这种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体现了岩井俊二作为导演的社会责任感。
从《情书》到《小小的我》,岩井俊二的电影创作始终保持着对青春的深刻理解,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社会的敏锐洞察。他的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广受欢迎,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随着《小小的我》的上映,我们有理由相信,岩井俊二将继续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