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米深海油气开发获突破,深海一号二期正式投产
900米深海油气开发获突破,深海一号二期正式投产
2024年9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正式投产。这一消息标志着中国在深海能源开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深海油气开发技术上的突破,更为国家能源安全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技术突破:攻克深海开发世界级难题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位于南海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平均水深约900米,主要生产设施为新建1座固定生产平台和3个集中式水下井口。项目计划投产12口开发井,预计2025年实现日产天然气162百万立方英尺、凝析油3931桶的高峰产量。
该项目最大的亮点在于攻克了深水高压油气藏开发这一世界级难题。项目面临的挑战堪称“四高”:深水、深层、高温、高压。具体来说,地层压力达到69兆帕,相当于家用高压锅工作压力的1000倍,地层最高温度达到140℃,钻井总井深超过60000米,接近7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海油在项目设计阶段便汇集国内顶尖技术力量组建联合攻关团队,探索建立包含深水高压井安全控制技术、集中式井口规模化作业技术、深水深层钻井提效技术、深水长效生产保障技术等4项关键技术在内的深水高压井钻完井核心技术体系。
在钻完井作业中,项目团队开展了大规模深水批钻等多项以前从未有过的作业尝试,并取得成功,实现了深水高压钻完井作业风险管控、质量保障和效率提升的协调统一。自2022年年底实施以来,多次刷新世界深水钻完井作业单项纪录,作业整体提效超30%,工程质量合格率100%,油气藏钻遇率大大好于预期。
战略意义: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新保障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在于其对国家能源安全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意义。
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来看,该项目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近千米。项目投产后,可使“深海一号”大气田整体高峰年产量由30亿立方米提升至45亿立方米,进一步提高深水油气资源在我国油气产量中的占比,为华南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更多清洁能源。
从区域发展角度来看,深海一号二期项目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典范。海南省依托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以及“三度一色”(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绿色生态)等独特自然禀赋,布局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深海一号二期项目的成功,为海南构建“5+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海洋强省提供了有力支撑。
挑战与前景:开启深海能源开发新纪元
尽管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深海能源开发仍面临诸多挑战。深水水下作业通常面临超高静水压、不稳定洋流、海底黑暗环境等不利影响。例如,在本次中心管汇海上安装下放过程中,需要精确监控主吊机钩头及配重块的状态,同时确保中心管汇在海床与吸力桩对中时的稳定与精度,安装难度犹如太空中的“载人飞船”对接。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海油项目团队展现了卓越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水下中心管汇安装过程中,项目组反复优化施工方案,顺利攻克超深水工程作业中钢丝绳打扭等技术难题,刷新了我国海洋工程960米深双绳吊装作业深度纪录。
展望未来,深海能源开发潜力巨大。根据《2024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海南提出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海上海南”,加快迈向海洋强省。同时,海南还提出构建“5+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203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2035年突破1万亿元奠定坚实基础。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深海能源开发领域的技术实力,更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区域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在深海能源开发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