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走近隆盛禅寺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7: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走近隆盛禅寺

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的后北屯村,有一座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紧紧环抱着的神秘古刹,它就是隆盛禅寺。

隆盛禅寺,原名诸葛庙,又名卧龙庙。据《阳曲县志》记载,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寺庙坐北朝南,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上由北至南建有大雄宝殿、大悲殿、天王殿。东西两侧配殿有文殊殿、普贤殿、地藏殿、伽蓝殿、龙王殿、般若堂、小藏经阁等。整座寺院殿堂楼阁精致典雅、古朴庄严,彰显了明清建筑风格。

甲辰之年,仲夏时节。走进后北屯村,探访隆盛禅寺。

走近隆盛禅寺,但见山门与天王殿融为一体。天王殿东西两翼配有钟鼓楼,临风飘逸,别有洞天,体现了古寺一种幽邃空灵、超脱凡尘之清修韵味。

踏入山门,穿过天王殿,迎面就是大悲殿。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大殿四周有围廊,均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大悲殿左右配殿为地藏殿和观音殿。





绕过大悲殿,便来到二进院。与大悲殿正对的是大雄宝殿,坐落于须弥座台阶上,面宽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脊山是各种动物走兽。大殿前台阶中央的祥龙浮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大雄宝殿左右两侧还有两座二层建筑小楼,均为重檐歇山顶,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楼下是伽蓝殿和龙王殿;楼上是般若堂和小藏经楼。大雄宝殿左右配殿分别是文殊殿和普贤殿。


漫步寺院,由是我在想:这座隐藏于太原市区的神秘寺院,究竟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也许土生土长的后北屯人,也不一定了解它历史,但其实它却有很多的之最。譬如说,它是太原市区中更名最多的寺庙,也是迁址最多的寺庙。从最早的明朝初建,它在今山西博物馆附近;再到300年后的重修,它在今心血管医院附近;最后到第三次重生它在近现址。一座隆盛禅寺,为何会几次更名又几次迁址呢?这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千百年来,它所处位置一直紧邻着汾河,而每次的汾河泛滥,它就遭了殃。

相传,在很久之前,汾河泛滥,民不聊生。汾水整个冲毁了庄稼以及民宅,村民一筹莫展,无可奈何。而正在此时,村民突然间发现,有一条巨大的青龙盘卧在汾河边,村民以为眼花了,走近一看,虽然没有发现青龙,但是却看到了青龙曾经盘卧过的痕迹。村民们认为这是吉兆,于是就在原址上建了一座卧龙庙。此位置就在今山西博物院所在的地方。说来也奇怪,自打卧龙庙建成后,在300年间时间里,汾河还真的再没泛滥,一直都是风调雨顺。直到至清道光元年(1821),汾河再次肆虐,寺庙被冲毁。故迁西重建,更名为诸葛庙,其址就在今心血管医院东南方。庙内除塑有观音、诸葛、关公、龙王等像。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得到落实。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富裕之余,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信徒与村民怀念诸葛庙,纷纷提议恢复重建,此事得到全体村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最终村两委投票通过。通过民间集资方式,重修诸葛庙。鉴于寺庙规模相对宏大,所奉诸圣像以佛家居多,诸葛庙的称呼已不合时宜,故须重新命名。法师感于时弊,叹教内戒律松弛,三学衰微,道风日下,故想弘传戒律,播扬正法,随更名隆禅盛寺。2009年9月3日,太原市政府宗教部门批准其为宗教活动场所,正式对外开放。


隆盛禅寺虽屡建屡毁,数次迁移,但香火不断,久盛不衰,体现了佛法永恒的摄受力。佛恩浩荡,惠及十方国土;慈风普熏,延至太宇际涯。人们在享受佛法带来无量快乐与法益的同时,并未忘记在风雨中一路走来,带给人们无限美好记忆的隆盛禅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