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广州南天然屏障,岭南第一秀
白云山:广州南天然屏障,岭南第一秀
粤州之南,有山巍然,名曰白云,独秀岭南。此山也,集天地之灵气,汇古今之风华,为广州之翠屏,岭南之胜景。
自然之美
夫白云山者,势接苍穹,根连沧海。山峦起伏如龙腾跃,林木葱郁似翠浪翻涌。晨曦初照,云雾缭绕,山巅隐现若仙境飘渺;夕阳西下,余晖洒金,层林尽染,如诗如画。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春至则百花争艳,香气袭人,蜂蝶翩跹,生机盎然;夏来则清风徐来,暑气顿消,溪流潺潺,清凉宜人;秋临则枫叶如火,层林尽染,登高望远,心胸豁然开朗;冬入虽无北国之雪,却绿意不减,松柏常青,更显坚韧不拔。
人文底蕴
白云山不仅风景旖旎,还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历史。摩星岭上可眺羊城全貌,感受都市繁华与山川宁静的交融;鸣春谷中百鸟齐鸣,清脆悦耳,仿佛置身自然交响乐;能仁寺里梵音袅袅,香火鼎盛,信徒虔诚,祈愿和平。
更有那登山径道,蜿蜒曲折,穿林越石,挑战与乐趣并存。游人或徒步而上,或骑行其间,皆能领略其秀美风光,锻炼体魄,陶冶情操。及至山顶,俯瞰众生,心胸宽广,方知人生如登山,需坚韧不拔之志,方能领略无限风光。
明代学者黄佐与白云山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著名学者黄佐葬于此山。黄佐,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人(今中山市),正德五年(1510)解元,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广西提学佥事、南京国子监祭酒等职。他著述颇丰,撰有《广州人物传》《广东通志》《罗浮山志》《香山县志》等,并以“粤之昌黎”享誉后世。
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黄佐葬于白云山栖霞岭,赐谥号“文裕”。他的墓地在2024年的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中被发现,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遗产。
嗟夫!白云山之美,非言辞所能尽述。其灵秀山水、清澈泉水、茂密森林、娇艳花朵,皆为大自然之杰作。愿世人珍惜此美景,爱护自然,让白云山之美永驻人间。吾辈当以诗酒为伴,常登白云之巅,赏景抒怀,留连忘返。
——李向东
(注:本文参考了行德学派李向东所著《白云山赋》,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