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红了 日子甜了!“东苗西育”开辟发展新思路
草莓红了 日子甜了!“东苗西育”开辟发展新思路
青海西宁、海东等地凭借独特的高原气候优势,已成为草莓的重要产地和育苗基地。通过与江苏等地开展"东苗西育"合作,两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仅推动了当地草莓产业的发展,也为东西部协作开辟了新的思路。
在青海西宁市吧浪村的一处草莓种植基地,温室大棚内一株株苗杆上结满了果实,种植户们忙着采摘草莓。
某草莓种植基地负责人石瑀表示,从目前来看,单果的克重占比提升比较明显,今年产量同比上涨了30%。
在基地的包装车间,分拣工人们按照果子的大小分拣装盒,很快这些草莓就会被运往省内外的各大超市。
某草莓基地销售经理陈璐表示,基本上一个棚的产量是一万到一万两千斤左右,八个棚下来就是八万斤到十万斤,现在处于产能供不应求的状态。
某草莓种植基地负责人石瑀表示,青海这边冷凉气候的优势,因为在长日照和高温,就是温差比较大的环境条件下,整个草莓的香甜的口感也就更容易出凸显出来。
草莓种植户王甲芳表示,他们的草莓品种是越秀,现在供不应求,每天采摘的人也多,批发市场的客户也是天天要。
目前,青海西宁、海东等地草莓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1600多亩,鲜食草莓年产量5000多吨,年产值可达1.5亿元。
各自利用优势寻发展 开辟草莓产业新思路
青海草莓产业的发展,和江苏、青海两地进行的草莓“东苗西育”密不可分。所谓“东苗西育”,就是先在江苏完成由种子到草莓组培苗的培养,然后再运到青海繁育成可以结果的草莓生产苗。青海常年冷凉,适合草莓生产苗的成长。
在江苏省农科院的一处组织培养室里,记者看到了生长在玻璃瓶中的草莓组培苗,这些柔弱的小苗刚刚由种子发育而成,玻璃瓶就是它们的暖房。
江苏省农科院草莓创新团队副研究员蔡伟建表示,这瓶再过个一星期左右,就可以移栽到田间,培育更大的壮苗。壮苗输送到青海、甘肃这些西部省份,继续再去繁殖农户需要的生产苗。
江苏的草莓苗为何要送到青海去繁育呢?原来,草莓组培苗的成长一般需要2个多月的时间,再繁育成可用于种植的生产苗,又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这一过程在冷凉温度下进行更加适宜。江苏一年中大多时间是温热气候,培育草莓生产苗难度大;而青海常年冷凉,恰恰适合草莓生产苗的成长。
江苏省农科院果树所副所长乔玉山表示,南京地区育苗比较困难,并且农药投入成本比较大,同时因为高温导致花芽分化比西部地区要晚得比较多,这样开花结果就要晚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江苏,依托科技人才优势,培育草莓新品种;而青海,则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以低成本培育生产苗,于是,从2022年开始,江苏、青海两省通过东西部协作,尝试性启动草莓苗的“东苗西育”。
南京某农产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英强表示,比如说人工、能耗降低了很多。再一个就是种苗的成活率,因为温度比较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就很小,草莓苗的成活率基本上都在95%以上。
据统计,今年已有15万株在江苏培育的草莓组培苗远赴青海,完成半年左右的生产苗繁育。
青海冷凉气候成优势 科技助力发展新思路
在江苏培育的草莓组培苗,千里迢迢到达青海,会不会水土不服?它们在青海为期半年左右的生长,要经受哪些考验才能最终长成可以大面积种植的草莓生产苗呢?
从江苏远途而来的草莓组培苗,在青海互助县的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专业技术人员正在对这些“东来的”草莓组培苗进行脱毒培育。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农艺师沈莉表示,将母苗种下去之后摘取它的匍匐茎,然后在电子显微镜下剥离0.2至0.5毫米大小的茎尖,接种到培养基上面,长成一株完整的草莓植株。
脱毒的目的,就是把病毒隔绝出去,提升草莓的种苗繁殖力,强化抗病抗冻性。而后是花芽分化,这样草莓苗种下后就能开花结果了,而在这个环节,青海的气候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科技研发部副部长高怀怀表示,因为高原地区气候冷凉,夏天的温度也比较低,种苗繁育就病虫害少。草莓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是5℃到25℃,这样的话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
全国各地的草莓种植户们也发现了青海草莓苗的优势,山东的草莓种植户黄传奇,专程来到青海,一下就买走了几万株草莓苗。
山东草莓种植户黄传奇表示,这边的产出的苗子病虫害少,产量高,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花芽分化早,早上市。
借鉴草莓“东苗西育”的经验,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省份还准备将蝴蝶兰、蓝莓等的育苗基地也搬到青海,发挥各自优势,开辟东西部协作发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