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骨折内固定取出有讲究:不同情况下的专业建议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35: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骨折内固定取出有讲究:不同情况下的专业建议

骨折内固定物是否需要取出?这是一个困扰许多患者和家属的问题。本文将从内固定的定义、作用、分类,到取出的利弊、不同情况下的建议、取出时间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阐述,帮助读者正确认知这一问题。

什么是内固定?

内固定(Internal Fixation)是医学上的一种手术方法,主要用于将断裂的骨骼通过金属螺钉、钢板、髓内针、钢丝或骨板等物直接在断骨内或外面进行连接和固定,以保持骨骼的复位和稳定。这种手术多用于骨折切开复位术及切骨术,特别是在骨折一端有肌肉强烈收缩的情况下。

内固定的主要作用

  • 稳定骨折断端:防止移位和畸形愈合。
  • 减轻疼痛: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 促进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加速骨折的愈合过程。

内固定的分类

  1. 螺钉:包括皮质骨螺钉、松质骨螺钉、自攻螺钉、自钻螺钉等。
  2. 钢板:包括直钢板、动力加压接骨板(DCP)、锁定钢板等。
  3. 髓内针:包括带锁髓内钉、非带锁髓内钉等。
  4. 钢丝和骨板:用于连接和固定骨折部位

取出内固定有利有弊

利:

  1. 减少异物刺激
  2. 降低内固定材料相关并发症风险
  3. 心理因素

弊:

  1. 手术风险
  2. 二次创伤
  3. 增加医疗费用
  4. 可能影响骨强度

内固定术,一旦骨折愈合、脊柱融合、关节融合等,内固定物就完成了使命,也就是说内固定物“没用”了,再加上内固定物材料大多系金属材质,对人体来说总归是异物。因此,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时内固定物就应该取出来了。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事实上,内固定物是否取,需要因不同情况而定。

以下这些情形,医师建议取

  • 儿童体内的内固定物。儿童由于年龄太小,骨骼系统正在发育,放在体内的内固定物因为有可能会影响到骨的发育和形态,所以建议取出。
  • 年轻人,身体素质好、恢复快,内固定取出后的创伤愈合快,尽量取出;
  • 确定内固定物导致疼痛:有些部位如肘关节、锁骨、踝关节、膝关节前方等,这里的骨折,放上钢板之后,皮肤下面就是钢板,很容易发生疼痛。这些部位如果因为内固定物产生了疼痛,则应该取出。就算目前还没有症状,但是预计在患者的预期生命里或者结合患者的自身工作性质可能以后会造成影响的,也应该取出
  • 出现异物反应:有少数人群的身体会存在异物排斥反应,表现为皮肤过敏、红肿,切口不愈合,感染甚至破溃等,这也需要取出。

哪些钢板可取可不取?

  1. 有较多软组织覆盖的钢板,比如腰椎颈椎,大腿股骨干、小腿胫腓骨、肩部的肱骨头、跟骨的钢板等,这些地方的钢板表面有厚厚的软组织覆盖保护,既不容易产生什么疼痛的症状,也不太影响外观,属于可取可不取的范畴。
  2. 髓内钉胫骨干、股骨干、肱骨干等部位的骨折经常会使用髓内钉技术。有时候髓内钉还挺难取的,而且钉子在骨头内部也不影响啥,可取可不取。

以下情形,尽量不取

  1. 时间长:一般钢板在体内超过三年,体液对金属的腐蚀就非常明显了。取的过程中由于螺钉和钢板间的吻合关系改变,骨头与螺钉间的粘连容易造成螺钉滑丝,会大大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创伤,钛合金钢板尤其如此。
  2. 年纪大:年龄超过60岁如果没有任何不适可以尽量不取。
  3. 肱骨干、桡骨干、肘前侧、骨盆的钢板:这些部位的钢板大多紧邻血管神经,解剖复杂,再加上已经手术过一次,骨折部位周围的肌肉软组织满是瘢痕,解剖层次还不如刚骨折时候清晰。手术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比放钢板时候还要大,所以尽量不要取。
  4. 外固定架或克氏针:可能发生移位或针道感染,一般需要完全取出。

内固定取出时间(AO推荐)

内固定取出时间常在固定术后1年左右,应根据骨折愈合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比如前臂骨折,内固定取出时间AO原则规定至少在2年以上,过早取出可能导致再骨折。在时间选择上,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比如骨折愈合时间、X线检查等。

AO推荐内固定物取出的时间表(供参考)

内固定取出术后注意事项

  1. 休息与活动:术后应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早或过度活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随着身体的逐渐康复,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
  2. 饮食调整: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如瘦肉、鱼、蛋、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同时,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伤口,影响愈合。
  3.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2-3天换药一次,2周后视情况拆线。如有渗血、渗液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自行处理,以免加重伤口感染的风险。
  4. 疼痛管理与药物: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的疼痛,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止痛药(如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如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告知医生。口服消肿药物:七叶皂苷钠片,饭后服用,成人每次2片,一天2次。
  5. 功能锻炼与康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锻炼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过度锻炼导致再次受伤。
  6. 定期复查与随访: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定期复查,以确保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如伤口或钉道孔出现感染、出血、胀痛加剧等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就医咨询。出院一月后复查。

最最重要的是要遵医嘱,定期检查,由医生进行专业的判断要不要取出钢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