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古诗词,新年祝福满满
除夕古诗词,新年祝福满满
除夕之夜,灯火可亲,家人围坐,其乐融融。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古诗词成为了传递美好祝愿的最佳载体。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人的除夕世界,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温暖与诗意。
除夕: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它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
古诗里的除夕:千年前的年味
守岁的温暖
南北朝诗人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描绘了诗人与妻子在除夕夜守岁的温馨场景:
欢笑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挑喜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来。
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照虚耗、熬年、熬夜。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
思乡的愁绪
唐代诗人高适的《除夜作》则道出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在古代,交通不发达,那些客居他乡的读书人、官宦不能回家过年是常有的事情。这首诗就是诗人除夕客居所作。然而即便在交通便利的今天,还是会有很多人不能回家过年,“故乡今夜思千里”,为他们祝福。
新年的希望
唐代诗人史青的《除夕》展现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相传此诗是唐玄宗李隆基命题,史青五步成诗之作。该诗妙就妙在一个“催”字,点出其紧迫感,一语双关,大有画龙点睛之妙。这首五律诗不仅成诗速度惊人,而且内容合题,诗中所咏,切时切景又切情,同时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语言明白而又含蓄,充分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诗才,不愧为一首上乘的除夕诗。
团圆的喜悦
宋代诗人赵师侠的《鹧鸪天(丁已除夕)》则描绘了团圆的喜悦: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诗意祝福:让新年更有温度
古诗词不仅描绘了古人的除夕生活,更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让我们从这些诗句中汲取灵感,创作一些新颖的祝福语:
- “愿你我如爆竹声中辞旧岁,以崭新姿态迎接每一个春天。”
- “愿你的生活如春联般红火,如屠苏酒般醇厚。”
- “愿你新年胜旧年,幸福如梅花次第开。”
- “愿你我守得岁月静好,待得春暖花开。”
分享诗意,传递温暖
在这个除夕之夜,不妨挑选几句你喜欢的诗句,发到朋友圈或动态,让这份诗意的祝福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我们在古诗词的美好意境中,共同迎接充满希望的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