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香猪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再提升
巴马香猪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再提升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24年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名单中,“巴马香猪”成功入选,成为广西首批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这一消息不仅为广西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标志着巴马香猪这一珍贵地方猪种正式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行列。
独具特色的“贵族”猪
巴马香猪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是当地特有的珍贵稀有小型猪品种。它们以体型短小、两头黑中间白的特征而闻名,被誉为“冬瓜猪”或“芭蕉猪”。这种猪不仅外貌独特,肉质更是细嫩鲜美,香气浓郁,因此得名“香猪”。
巴马香猪的历史可追溯至宋朝,曾作为皇室贡品,享有极高声誉。1995年,巴马县被授予“中国香猪之乡”的称号;2005年,巴马香猪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6年,其商标成功注册。这些荣誉和认证,充分体现了巴马香猪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内涵。
地理标志认证:品牌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地理标志认证是巴马香猪品牌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保护中国的传统农业文化遗产,还能够推动农产品的国际化发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日益关注,具有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将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地理标志认证给特色农产品穿上了“保护衣”,然而地理标志在管理、保护、使用等方面存在着难点和堵点。为促进地理标志的规范使用,中新公司组织开展“地理标志产品品质管理经验分享会暨地理标志产品电商直播培训”活动,使当地企业、行业协会、农业合作社及种植农户充分了解地理标志、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达到“品质能保障,商品会宣传,销售有渠道”的目标。
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巴马香猪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巴马香猪养殖范围覆盖全县10个乡镇,存栏12万头,产业总产值达3亿元。随着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的实施,巴马香猪的品牌价值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将不断增强。
在湖北咸宁市咸安区高桥镇刘英村的奕喆农场,建有国内最大的巴马香猪养殖基地。这里的香猪住着“别墅”,吃青饲料和果蔬,喝净化水,甚至听着音乐锻炼身体。农场通过APP提供认养服务,顾客可以在线观看自己认养的小猪成长过程,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农业模式。
美味与营养兼具,烹饪方式多样
巴马香猪肉质细腻,适合多种烹饪方式。烤制后的香猪皮脆肉嫩,香气扑鼻,令人垂涎。当地人还常用腊制方法保存香猪,制成的腊肉色泽鲜亮、柔嫩爽口,深受喜爱。
巴马香猪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的实施,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