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当心下颌关节病:专家建议从心理调节入手防治
压力大当心下颌关节病:专家建议从心理调节入手防治
小张是一位00后女生,某天清晨醒来发现嘴巴无法张大,不仅影响了日常饮食,还伴随着疼痛感。经台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诊断,她患上了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医生表示,这种病症与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而小张的情况并非个例。
心理压力:颞下颌关节紊乱的隐形杀手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一组涉及颞下颌关节、咀嚼肌和相关组织的骨骼及神经肌肉疾病的总称。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区的疼痛、弹响,关节绞锁、张口受限,颌面部肌肉痉挛,髁突的吸收等症状,可导致颜面形态变化,影响美观和正常咬合,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全球约有3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其中成人曾出现过关节弹响、疼痛等相关症状的高达55%~80%,发病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且多发生在青壮年时期。
专家指出,心理压力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会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到肌肉和关节的功能,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由于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更容易患上此病。
心理调节:预防与治疗的关键
既然心理压力是重要诱因,那么心理调节自然成为预防和治疗的关键环节。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袁晓教授团队在国内创新性提出“咬合紊乱-颌骨畸形-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联合诊治新模式,其中就特别强调了心理因素的干预。
心理调节的具体方法包括:
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瑜伽、冥想等方式缓解精神紧张,减轻肌肉僵硬。
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对压力的错误认知,建立积极的心态,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疏导:及时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交流,释放内心的压力和困扰。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
专家建议: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青大附院的创新治疗模式显示,通过功能矫形下颌骨再定位联合正畸牙齿咬合重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配合心理调节,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医生提醒,如果出现颞下颌关节疼痛、弹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治疗可以通过手法复位、药物治疗等保守方法解决,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关节磨损和肌肉失衡。
此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护颞下颌关节:
- 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或咬紧牙关。
- 不要长时间托腮或歪斜头部。
- 均衡使用两侧牙齿咀嚼,避免单侧负担过重。
- 注意保暖,冬季或空调环境下保护面部不受冷风直吹。
结语:关注心理健康,远离颞下颌紊乱
颞下颌关节紊乱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但其背后却隐藏着心理健康的密码。通过心理调节,我们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更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因此,关注心理健康,及时进行心理调节,是远离颞下颌紊乱的关键。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面临类似困扰,请记住:放松心情,科学应对,健康就会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