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烟草品牌百年变迁:从红双喜到世界最大烟草生产国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33:2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烟草品牌百年变迁:从红双喜到世界最大烟草生产国

在中国,香烟不仅是简单的消费品,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从早期的国货品牌到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品牌,再到市场经济下的高端品牌,烟草品牌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本文将带你走进中国烟草百年史,探寻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烟草品牌背后的故事。

最早的国货:红双喜

自打崇祯年间,烟草被当作驱寒的药物引进中国后,许多百姓就喜欢上了抽旱烟的方式。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出现了卷烟,随即传入了中国。

最早进入中国的烟商是英国的英美烟草公司,英文名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Company,搞笑的是简称BAT。

这家公司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占据了中国大部分市场。民国初年,旅日华侨简照南、简玉阶在香港创办南洋烟草公司,旗下推出“白鹤”、“双喜”等几款国产香烟,深受国人喜爱。


民国上海滩的香烟广告|图片出自网络

外国卷烟遭到了中国本土品牌的强力挑战,尤其是“双喜”牌香烟销量特别好,这些外商费尽心力想要搞垮“双喜”。其中有一条罪名就是“双喜”与他们的外包装极其相似,有“抄袭”的嫌疑,要求“双喜”停止生产,否则就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负责人告上法庭。

但其实,“双喜”的图案在中国应用非常普遍,是个象征吉利的再平常不过的元素,外商的说法简直是“曹丕岳父成了哑巴,甄姬爸无语了”。无奈,“江山不幸,腰杆不硬”,简氏兄弟智能将“双喜”改为“红双喜”,因为红色在中国更是喜庆的象征,“红双喜”反而取得了比“双喜”牌香烟更好的销量。


红双喜早期包装上的民国美女|出自网络

简氏兄弟在这个创意的鼓舞下,有了向外商叫板的资本。基本上,英美烟草公司的广告打到哪里,“红双喜”的广告就打到哪里,虽说抽烟这个习惯不好,但在当年毕竟是有振兴民族品牌的意义在内。不过,仅靠“红双喜”难以撼动外国香烟的地位。

鲁迅先生最爱抽的香烟叫“哈德门”,哈德门其实就是北京的崇文门,因为这里有元朝哈德大王府而闻名。这款香烟出现在鲁迅先生许多的照片、肖像绘画、舞台艺术形象中,据说先生的烟瘾十分大,处处不离哈德门,吃饭要抽,读书要抽,写字要抽...... 郭沫若曾称其为“连珠炮式吸法”。


鲁迅先生也是老烟民|出自网络

许广平记忆在广州生活时,“人们生活真有趣,哈德门香烟里面比赛着赠画片,《三国》《水浒》《二十四孝》《百美图》等等应有尽有。有时鲁迅先生也爱浏览一下,寻出新样的集起来,但并不自己收藏,还是随手转赠给集画片的青年”。这样看来,当年小当家干脆面集水浒卡的创意很早就有了。

见证计划经济的历史

不过,“哈德门”香烟在许多人印象中,产自青岛卷烟厂,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那个年代,这个品牌被分配给了青岛卷烟厂。


民国香烟的集卡活动|出自网络

当时,无论外商的香烟厂还是象简氏兄弟这样的民族企业(中间已经沦落到权贵手中),都接受了经济恢复时期的这个政策。这一时期,许多香烟的牌子都富有时代特色。

毛主席曾经在多处场合,提出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口号,所以全国各地的卷烟厂都有了“团结牌”香烟,设计的图案百花齐放,但凸出的都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奋进的主题。天津卷烟厂的图案最有意思,三种肤色的人们高举火炬,寓意世界人民大团结。

天津生产的团结牌香烟|出自网络

除了这些本土品牌,对于外商留下的品牌,在根据优中择优的方式留下一部分的基础上,以更加照顾人民群众感情需求的方式进行了更名。比如与“哈德门”一样曾经属于外资的“老刀”牌香烟。“老刀”最初的包装上,画着的正是一个挎着大刀、戴着头巾、留着小胡子,满脸趾高气扬的海盗形象,这与它的品牌形象相一致——蛮横打开中国市场的外来者。后来,可能生产者觉得这样包装不利营销,所以把火炮改成了铁箱。

老刀牌香烟|出自网络

虽然包装有些许侮辱的意味,可是质量很不错,大部分香烟都无法撼动它的市场份额。公私合营后,我们将之用谐音的方式更名为“劳动”牌,包装上耀武扬威的海盗形象,也变成了工人和农民的形象。


劳动牌香烟包装|出自网络

在70年代尾声,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刻,这一时期很多经济政策都同时体现着两种经济方式。那时的香烟不算太贵,最便宜的光荣大概是两毛八九。上海、天津以及北京产的大前门基本是三毛左右,好点的群英、牡丹一般是五六毛,普通人基本都能负担起。八十年代的大前门香烟|出自网络

只是在配给制的年代,无论多便宜的烟都得凭票供应,烟瘾再大的人每月只能买几包,也肯定不够。香烟就是在这个时代,不经意间成了身份的象征。如果能掏出一包“金钟”香烟,谁都会高看一眼,因为这个牌的香烟只有营级干部才能抽的上。金钟牌香烟|出自网络

要是谁漫不经心掏出一包只有中央干部抽的“熊猫”,那绝对会令人对他的身世和背景浮想联翩。熊猫牌香烟|出自网络

为了照顾群众的需求,我们曾统一指令每个烟草厂生产过一款“合作”牌的廉价香烟。


合作牌香烟|出自网络

但在1980年,我们又统一指令取消了这款香烟的生产。这款香烟虽然没有流传多久,但它的意义特别明显,唯一一款靠指令生产又靠指令取消的香烟。

“宇宙”沦落,“中华”“恒大”

和光荣牌香烟一样的一款便宜香烟是现在在市面上依旧能买到的恒大牌香烟。没错,在房地产和足球之前,恒大最早是香烟品牌。当然,二者没有什么关系。恒大牌香烟|出自网络

最早产这款香烟的应该是日本的一家株式会社,不过在解放前就成了天津市的企业,再加上整合了几家其他的烟厂,逐步成了高端产品,再去1998年被天津市政府认定为名牌。如果恒大牌香烟是趁着市场经济的东风逆袭,那么“宇宙”牌香烟便是沦落。“宇宙”牌香烟其实是肇始于马季老先生的一个小品。


马季先生的小品|出自网络

如果没有记错,宇宙牌香烟的第一个消费者应该是陈佩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很快,位于黑龙江省穆棱市的穆棱卷烟厂,就第一时间抢注了宇宙牌香烟商标,还请来了马季先生作为代言人。一连串动作下来,宇宙牌香烟真有了,甚至比当年的相声还火。穆棱县卷烟厂还连续多年是牡丹江市的第一纳税大户,曾经一年完成税收超过10个亿,占当地税收的半壁江山。


宇宙牌香烟|出自网络

不过,2003年,穆棱卷烟厂被合并,归到哈尔滨卷烟总厂管理,宇宙牌香烟也逐渐停产。除了卷烟厂被压缩,价格被压缩,还有就是东北的卷烟厂普遍没能跟上技术迭代。更何况,市场经济下开启了跨省兼并的序幕,尤其是云南红塔集团的强势北进。说到红塔集团,就不能不提褚时健,他成为集团掌舵人后,用仅有的一点资产贷款进口了当时最前沿的设备。


51岁就任烟厂厂长的褚时健|出自网络

甫一生产,集团订单就暴增,不仅实现了扭亏为盈,其生产的“红塔山”、“红梅”、“阿诗玛”等品牌的香烟很快占领了一半以上的全国市场。1992年,红塔集团产值超过日本烟草公司,成为亚洲第一大烟草企业,64岁的褚时健也被冠以“亚洲烟王”的头衔。褚时健的“粉丝”王石曾说,万科那时每年营收才30亿,却已是国内排名前列的房地产公司。但是和红塔集团相比,连个零头都算不上。值得一提的是,红塔集团香烟配套的自动滤嘴加工线也让中国人终于吸上过滤嘴香烟。

阿诗玛香烟|出自网络

之前,这可只是中华牌香烟的特例。位于上海的中华烟草公司被解放军接管后,几位烟草专家设计出了样烟,由当时的华东工业部部长汪道涵同志专程送北京,供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评吸。中央领导评吸后,对这个样烟评价很好。于是,就策划要给这个最好的烟起一个最好的名字,因为当时的公司名称是中华烟草公司,故这个品牌也顺乎其名,特为之“中华”。

中华牌香烟|出自网络

到如今,“中华”牌一直是中国高档烟消费市场的第一品牌,成为了社会精英展示身份、体现价值的重要附属品。


我也是李会长的粉丝|出自网络

“中华”烟也因其独特的品味和魅力征服了消费者,赢得了中国第一品牌——国烟的美誉。

奉劝老烟枪们戒烟

在国内烟草市场繁荣后,许多外国香烟再次进入中国市场。无论正常进入还是走私,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旗下的“万宝路”“骆驼”“555”都是年轻人的最爱。万宝路香烟|出自网络

以至于许多影视作品中,黑帮大佬都抽“万宝路”。巅峰时期,人家一家公司就可以吊打中国所有品牌香烟。尊龙抽万宝路|出自网络

2008年,中国烟草的品牌经过近十年的改革,香烟品牌从1181种缩减为154种,力争从品牌和品质上与国外品牌竞争一把。之后数年,中国烟草旗下几个大型烟草集团共同发力,一边提升出口贸易,一边还在其他国家建立合资公司,以年生产突破2万亿支成为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家。集中管理带来的是中国烟草税收的猛增,2014年工商税利总额突破一万亿元,利润已超过两桶油和几家互联网公司利润总和。中国烟草随后的赚钱速度越发寻迅猛,利润也令人咋舌。中国的老烟枪们每年无论消费国内香烟还是国外香烟,都给中国增加了不少税收。然而,随着“控烟令”的出台,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包括出于对生命健康的角度考虑,咱们还是一起戒烟吧!

编者按: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烟草品牌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烟草产业从早期的民族品牌抗争,到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品牌,再到市场经济下的高端品牌的发展历程。文章内容丰富,史料详实,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文章也提醒读者关注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