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邯郸大名|“六尺巷”故事有了大名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邯郸大名|“六尺巷”故事有了大名版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36244

在河北邯郸大名县张铁集乡,上演了一出新时代的"六尺巷"故事。村民李某在调解员的劝说下,主动让出30公分宅基地,与邻居和谐相处,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六尺巷的故事

清康熙时,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张家隙地,向来作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遂驰书京都,向张英告之此事。张英阅罢,在家书上批诗四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得诗,深感愧疚,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受感动,于是也向后退让三尺,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谓“六尺巷”。

大名版的“六尺巷”故事

2024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按当地习俗来说,年已过,可以干活了。张铁集乡的李某也张罗着干活,按计划在自己宅基地边砌道墙。还未动工,不成想自己的邻居赵某却赶来阻止施工,声称李某拟施工的院墙压了他家的宅基30公分,赵某的奶奶甚至赶过来说了些极不中听的话。

为了避免冲突,李某来到了村调委会说明情况请求调解,因是春节期间,为避免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村调委会成员马群峰、马朝军、马汝信赶紧介入调解。

调解现场,双方各执一词。李某称,其宅基院外的伙巷也是其宅基,因是断头伙巷,闲置可惜,便想将院墙外扩至伙巷边。赵某坚称,李某主张的边界占了他家30公分。

经过核查双方宅基地证,走访四邻,仔细丈量,调解员发现李某主张属实。同时也发现,如果李某新墙砌上,虽然其院落着实宽敞不少,但是赵某家院落则有碍观瞻,特别是迷信的赵某奶奶担心影响家人,因此言语有些过激。

三位调解员经过商讨,决定先给李某做工作。调解员马群峰给李某讲述了“六尺巷”的故事,勿因一墙之争影响睦邻友好关系,让他三尺又何妨?李某经过反复考虑,做通家人工作,最终同意让出30公分。第二天,即正月初六,在调解员的主持下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

协议签订后,虽然李某证上的面积缩水了,但是李某一家赢得了全村尊重。赵某一家也非常难为情,主动向李某道歉,并执意把李某和三位调解员拉到家里坐客,几人你言我语,好不惬意,上演了一出新时代的“六尺巷”故事!

大名版的“六尺巷”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和睦,要包容礼让,纠纷化解赶早,矛盾解决趁小,力争矛盾不出村、不激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