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七成以上未成年人绕过游戏实名认证,专家建议完善技术手段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9: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七成以上未成年人绕过游戏实名认证,专家建议完善技术手段

近日,一份针对县域未成年人网络消费的调研报告显示,许多未成年人通过使用父母或其他亲属的身份信息,成功绕开了游戏实名认证系统的限制,从而长时间游玩诸如《崩坏·星穹铁道》、《明日方舟》、《原神》等热门手游。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对于游戏实名认证制度有效性的质疑,同时也暴露了未成年人在网络娱乐方面的监管漏洞。

实名认证形同虚设,未成年人轻松绕过限制

“我发现自己孩子的游戏账号是用我的身份证信息注册的,这让我很震惊。”一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的孩子竟然能够轻易获取并使用其身份证信息,绕过游戏平台的实名认证系统。这一现象并非个案,红星新闻记者在对《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等6款热门游戏进行测试时发现,这些游戏在登录时虽然需要进行身份认证,但仅需输入身份证信息和手机验证码即可,没有面向未成年人的特别认证环节。

调研数据揭示问题严重性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县域未成年人网络消费调研报告》进一步揭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报告显示,被调查的1108名未成年人中,77%的人在使用游戏平台时选择了借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在访谈的92名玩游戏的学生中,只有5人(5.43%)使用自己的信息实名认证,而81人(88%)则使用了父母、祖辈或其他亲属的身份信息。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间普遍偏长。调查显示,周末和节假日,超过43%的未成年人每天游戏时长超过3小时,25.91%的未成年人每天游戏时长超过5小时,甚至有12.73%的未成年人每天游戏时长超过8小时。

专家呼吁加强技术手段,完善实名认证制度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不仅关乎每个家庭的福祉,而且关乎国家的未来,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他建议游戏企业应该通过管理或技术手段,如人脸识别等,落实网络游戏实名注册制度,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不同平台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差异明显

在对未成年人充值限制方面,不同平台的政策也存在差异。以《崩坏·星穹铁道》为例,8岁以下玩家无法充值,8~16岁的玩家单笔充值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不能超过200元。而腾讯的《王者荣耀》则规定12岁以下的玩家均不能充值,12~16岁玩家单笔充值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不能超过200元。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平台已经开始采取额外的辅助认证手段。例如,网易游戏会根据玩家的游戏行为识别疑似未成年用户,并采取人脸识别进行二次验证。腾讯也在特定条件下触发人脸识别,以防止未成年人绕开识别。然而,米哈游方面表示,目前尚未提供人脸识别等辅助认证手段。

结语:多方合力,共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屏障

未成年人绕开实名认证的现象,暴露了当前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存在的漏洞。这不仅需要游戏企业加强技术手段,完善实名认证制度,也需要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管,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治力度,以倒逼平台优化和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