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切面现彩虹色?教你辨别肉品安全与选购储存要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肉类切面现彩虹色?教你辨别肉品安全与选购储存要点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foodsafety.gov.mo/c/science/detail/aad375b5-4ad9-44c7-833b-295848ee85da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肉类切面呈现出意想不到的彩虹色,这种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否意味着肉品变质?本文将为您揭示其中的科学原理,并提供实用的肉类选购和储存建议。
肉片呈色是物理现象
肉类产品在切割后出现彩虹色或绿色光芒,实际上是一种物理现象。肉类中含有铁质、脂肪及其他化合物,其表面具有独特的横纹结构和纤维特性。当光线照射到肉切面上时,会发生光的折射和衍射,从而分裂出不同颜色的光线。这些光泽会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有时甚至会消失不见。
此外,肉类中的多种化合物,如色素,在经过加工和处理后,也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因此,仅凭肉表面的颜色变化,并不能断定肉质变差或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超市及肉摊售肉颜色差异的科学解释
超市和肉摊售卖的猪肉颜色深浅不一,这种差异主要与肌红蛋白的存在形态有关。肌红蛋白是存在于肌肉组织中的一种蛋白质,有三种主要的存在形态:脱氧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和高铁肌红蛋白。
- 脱氧肌红蛋白是刚切开肉片时的紫色。
- 当肉片暴露在空气中20至30分钟后,脱氧肌红蛋白与氧气结合,转变为氧合肌红蛋白,呈现鲜红色。
- 随着时间的延长,氧合肌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肌红蛋白,肉色逐渐变为褐色。
真空包装的红肉由于未与氧气接触,通常呈现脱氧肌红蛋白的紫红色。一旦打开包装,脱氧肌红蛋白迅速与氧气结合,颜色会恢复为鲜红色。
如何判断肉品是否变质
虽然肉色的变化并不直接意味着肉质变差,但肉品变质通常会伴随其他特征:
- 异味
- 表面黏滑
- 质地松软
如果发现上述特征,应避免使用。
给消费者的建议
为了确保肉类食品安全,建议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信誉良好、卫生条件合格的商家购买。
- 选购具有光泽、无渗水现象且富有弹性的肉品。
- 购买后若不立即烹煮,应按照“上熟下生”的原则尽快冷藏。
- 烹饪前如需清洗,应注意避免污水溅到其他食材和环境。
- 使用不同的刀具、砧板和容器处理生熟食物,防止交叉污染。
- 确保肉类彻底煮熟后再食用。
本文内容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食品安全资讯网站,提供了权威且实用的肉类选购和储存指南。
热门推荐
标准财富是什么(家庭财富划分为6大等级)
2024年人民币汇率回顾与2025年展望:双向波动下的稳定与挑战
右眼跳的征兆是吉兆还是凶兆
这些水果加热吃 包你一吃一个不吱声
802.11kvr无线漫游原理及漫游测试工具推荐
8类食物诱发90%过敏丨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超声波雷达APA与UPA区别以及AK1与AK2区别
教你像老外一样说英文:锻炼英文思维的10大黄金方法!
挂失的银行卡还能打进钱吗
梅兰竹菊画一般挂在家里哪个方向
中国房颤日——关注房颤 预防卒中
考古证明:我们所读的《道德经》,第一句话就读错了
夏日高温下新能源汽车充电指南:四大实用建议保障用车安全
古代圣旨的开场白:从“门下”到“奉天承运皇帝”
溶血性贫血: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工业测试测量仪器与人工智能(AI)如何结合
水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
在VS Code中使用Jupyter Notebook:从入门到精通
丝瓜根水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肿瘤热和普通发热的区别
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有何内在规律?这部6卷本新书予以深刻剖析
合成纤维包括哪些
董事长助理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从"低能儿"到"发明大王":爱迪生的逆袭之路
哪里来?怎么收?如何用?让小区公共收益成为“明白账”
管理岗位竞聘流程
走进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物业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地理数据可视化:使用Echarts实现地图可视化功能
维数灾难:机器学习中的维度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