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肉类切面现彩虹色?教你辨别肉品安全与选购储存要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肉类切面现彩虹色?教你辨别肉品安全与选购储存要点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foodsafety.gov.mo/c/science/detail/aad375b5-4ad9-44c7-833b-295848ee85da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肉类切面呈现出意想不到的彩虹色,这种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否意味着肉品变质?本文将为您揭示其中的科学原理,并提供实用的肉类选购和储存建议。

肉片呈色是物理现象

肉类产品在切割后出现彩虹色或绿色光芒,实际上是一种物理现象。肉类中含有铁质、脂肪及其他化合物,其表面具有独特的横纹结构和纤维特性。当光线照射到肉切面上时,会发生光的折射和衍射,从而分裂出不同颜色的光线。这些光泽会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有时甚至会消失不见。

此外,肉类中的多种化合物,如色素,在经过加工和处理后,也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因此,仅凭肉表面的颜色变化,并不能断定肉质变差或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超市及肉摊售肉颜色差异的科学解释

超市和肉摊售卖的猪肉颜色深浅不一,这种差异主要与肌红蛋白的存在形态有关。肌红蛋白是存在于肌肉组织中的一种蛋白质,有三种主要的存在形态:脱氧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和高铁肌红蛋白。

  • 脱氧肌红蛋白是刚切开肉片时的紫色。
  • 当肉片暴露在空气中20至30分钟后,脱氧肌红蛋白与氧气结合,转变为氧合肌红蛋白,呈现鲜红色。
  • 随着时间的延长,氧合肌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肌红蛋白,肉色逐渐变为褐色。

真空包装的红肉由于未与氧气接触,通常呈现脱氧肌红蛋白的紫红色。一旦打开包装,脱氧肌红蛋白迅速与氧气结合,颜色会恢复为鲜红色。

如何判断肉品是否变质

虽然肉色的变化并不直接意味着肉质变差,但肉品变质通常会伴随其他特征:

  • 异味
  • 表面黏滑
  • 质地松软

如果发现上述特征,应避免使用。

给消费者的建议

为了确保肉类食品安全,建议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信誉良好、卫生条件合格的商家购买。
  2. 选购具有光泽、无渗水现象且富有弹性的肉品。
  3. 购买后若不立即烹煮,应按照“上熟下生”的原则尽快冷藏。
  4. 烹饪前如需清洗,应注意避免污水溅到其他食材和环境。
  5. 使用不同的刀具、砧板和容器处理生熟食物,防止交叉污染。
  6. 确保肉类彻底煮熟后再食用。

本文内容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食品安全资讯网站,提供了权威且实用的肉类选购和储存指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