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藤茶:从野生植物到年产值12亿的健康饮品
来凤藤茶:从野生植物到年产值12亿的健康饮品
在湖北恩施来凤县,有一种被誉为“土家人的长寿茶”的神奇植物——藤茶。它不仅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传承,更凭借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成为了当地的重要产业。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藤茶的前世今生,以及它如何从一种民间土方发展成为年产值12亿元的支柱产业。
藤茶,又名山甜茶、龙须茶,其历史可追溯到 3000 多年前,最早在《诗经》中被称为古茶钩藤,产自湖北恩施来凤,是当地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藤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茶叶,而是一种具有极高药用和保健价值的植物。外形独特,叶片呈条索状,表面覆盖着一层白霜,犹如银霜披挂。
冲泡后的藤茶,茶汤金黄透亮,香气清幽,入口先微苦,而后回甘悠长,让人回味无穷。学名是显齿蛇葡萄,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二氢杨梅素、维生素等。这些成分赋予了藤茶诸多保健功效,一是辅助降血压。二是保肝护肝。三是降血脂,保护心脏。另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藤茶在当地土家族文化中举足轻重,已有数百年饮用历史,被誉为土家人的“平安茶”“长寿茶”。民间流传有“藤茶救兵”等美丽传说,以及名医李时珍寻访藤茶的历史,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
在历史的篇章中,藤茶也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明嘉靖元年,容美土司田世爵受封,开启开化之路。早年狩猎时,他获赠藤茶葫芦,饮后神清气爽,赞其为“神茶”。嘉靖三十五年,田世爵率子抗倭,藤茶成为军中良药,助力立下战功。清朝光绪年间,光绪皇帝身体欠佳,其师陈子贺带回藤茶,光绪饮用后身体渐好,本欲赐名“天子神茶”,在陈老师建议下改命“野藤茶”,此后藤茶成为贡茶,价格高昂,有“三两黄金一两茶”之誉。
来凤藤茶起初是土家人清热解毒、润喉利肺的土方子。上世纪50 年代末,来凤县对野生藤茶进行资源调查。1996 年起,本地医生向班贵发现其商业价值,开展野转家驯化试验。如今,藤茶已成来凤“顶天立地”的第一主导产业。截至目前,来凤县藤茶种植面积达 8.63 万亩,有 46 个藤茶专业合作社,35 家藤茶加工厂,5 个精深加工生产车间,带动众多农户种植。新一批精深加工产品如藤茶牙膏、藤茶啤酒、藤茶咖啡等已投产,众多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有机认证,综合产值达 12 亿元。
在来凤县的藤茶产业中,恩施金祈藤茶集团和来凤藤茶集团是其中的佼佼者。
恩施金祈藤茶集团是一家综合性藤茶企业,专注于藤茶的种植、研发、生产和销售。集团拥有专业团队,包括农业专家、科研人员、营销精英等,他们运用专业知识不断探索藤茶种植和加工新技术,提高藤茶品质和产量。为确保藤茶品质安全,集团打造了有机藤茶种植园,严格遵循有机农业标准,采用天然种植方法,维护生态平衡。
集团产品线丰富,包括不同等级和规格的藤茶茶叶,以及藤茶饮料、口服液等便捷饮品。同时,还研发了藤茶衍生产品如面膜、牙膏等,充分利用藤茶保健成分。在市场拓展上,集团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使藤茶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赢得国际市场认可。
来凤县藤茶集团作为藤茶产业的国有市场主体,致力于高标准发展藤茶产业,目标是成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上市企业。集团建立了全产业链,包括生产、加工、销售和研发,以提升藤茶区域公共品牌,通过扩大标准化种植规模和制定产品标准,推动藤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集团拥有2条全自动生产线,采用创新合作模式,年产藤茶20余吨。计划到2026年,建成1万亩标准化基地,完成多项行业标准认证,实现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助力茶农增收和企业增效,将藤茶产业打造成强县富民的"第一产业"。
近年来,来凤藤茶找准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品牌美誉度,进入历史最好年景。2022年,来凤县印发《藤茶全产业链建设方案》,确立了 2026 年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综合产值30亿元的工作目标,为来凤藤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描绘了宏伟蓝图。
如今,藤茶种植园已成为中外游客观光旅游、学生研学、亲子体验的胜地,藤茶作为土家长寿茶以其独特魅力护佑着人们的健康。未来,藤茶产业必将创造更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