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症高发,九成患者不知己病:症状识别与就医指南
焦虑抑郁症高发,九成患者不知己病:症状识别与就医指南
焦虑抑郁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患病人数最多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焦虑症终身患病率约为7.8%,抑郁症年患病率为3.59%,终身发病率更是高达6.8%。在中国,这一趋势尤为明显,尤其是在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群体中。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约九成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症状识别:不只是"心情不好"
焦虑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多样且复杂,涉及情绪、躯体、认知与行为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症状:
情绪症状:持续的情绪低落、悲伤、绝望或空虚感;过度焦虑、紧张或恐惧,即使在没有明显威胁的情况下也会感到不安。
躯体症状:睡眠障碍(失眠或过度睡眠)、头痛、肌肉疼痛、胃部不适等,但经过检查又找不到明显的生理原因。
认知与行为症状: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对以往喜爱的活动失去兴趣;自我价值感下降,过分关注自身缺点;思维迟缓,反应变慢,决策困难。
自我评估: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帮助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尝试进行自我评估。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免费量表是PHQ-9(抑郁症状)和GAD-7(焦虑症状)。
抑郁量表:PHQ-9
在过去的两周里,你体验到以下症状的频率是怎样的?
- 做事情没有兴趣或乐趣。
- 感觉到情绪低落、抑郁、无望。
- 入睡有困难,很难保持睡眠状态,或者睡得太多。
- 感觉很累、没有能量。
- 没有胃口,或者暴饮暴食。
- 对自己感觉不好: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对自己失望、觉得让自己的家人失望。
- 很难集中注意力,比如读报纸或者看电视。
- 身体行动以及说话变得很慢,或者相反,感觉烦躁、坐立不安。
- 觉得如果自己死了反而会更好,有想伤害自己的想法。
选项:
- 0 分:完全没有
- 1 分:少于一半的日子
- 2 分:多于一半的日子
- 3 分:几乎每一天
计算总分:
- 0~4 分:几乎没有
- 5~9 分:轻微抑郁
- 10~14 分:中度抑郁
- 15~19 分:中重度抑郁
- 20~27 分:重度抑郁
焦虑量表:GAD-7
在过去的两周里,你体验到以下症状的频率是怎样的?
- 感觉紧张、焦虑、烦躁不安。
- 没有办法去停止或控制自己的担心。
- 对于不同的事情担心太多。
- 没办法放松。
- 非常烦躁不安,以至于没办法静坐不动。
- 变得非常容易生气或易怒。
- 感觉特别害怕,好像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将会发生。
选项:
- 0 分:完全没有
- 1 分:少于一半的日子
- 2 分:多于一半的日子
- 3 分:几乎每一天
计算总分:
- 0~4 分:几乎没有
- 5~9 分:轻微焦虑
- 10~14 分:中度焦虑
- 15~21 分:重度焦虑
求医指南:如何获得专业帮助
如果你的自评结果显示存在抑郁或焦虑倾向,或者你发现自己的情绪问题已经持续两周以上,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建议及时就医。
区分正常情绪与疾病:正常的情绪波动通常与特定事件相关,且能在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而焦虑抑郁症的症状则持续时间更长,影响范围更广,且难以通过自我调节改善。
就医流程:
- 首先可以前往当地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
- 医生会通过专业量表和临床诊断来评估病情。
-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可能会建议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结合的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治疗焦虑抑郁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同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非常重要。
焦虑抑郁症并非罕见,它就在我们身边,可能影响着我们自己或我们所爱的人。通过了解其症状和识别方法,我们能够及早发现并寻求帮助,避免病情恶化。请记住,寻求帮助是勇敢的表现,而不是软弱。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包容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