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上广深群租房标准收紧,安全监管成重中之重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51: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上广深群租房标准收紧,安全监管成重中之重

近日,深圳发布《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规范我市转租和受托经营房屋租赁行为的通知》,对“二房东”、住房租赁资金监管、防止“房中房”等作出明确规定。这一新规的出台,再次将群租房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01

群租房的界定:标准因城而异

北上广深作为一线城市,对群租房的认定标准各有不同,但核心关注点都是居住安全和居住质量。

  • 北京:规定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每个房间居住人数不得超过2人。禁止将原始设计的房间再次分割改造为“房中房”。
  • 上海:同样要求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每个房间居住人数不得超过2人。此外,还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出租供人员居住。
  • 广州:规定出租屋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每个房间居住人数不得超过2人。禁止将原设计的房间分隔搭建后出租。
  • 深圳:要求出租屋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6平方米,每个房间居住人数不得超过2人。禁止将非居住用途的空间改造为居住场所。

02

安全隐患:群租房的致命伤

2021年5月,高某租赁了深圳某小区32楼一间由客厅改造的卧室。该房间窗户面积较大,未加装护栏,床铺临窗摆放且距离窗口仅约50厘米。2022年2月3日,高某从该窗户坠落身亡。法院审理后认为,房屋托管机构A公司在对位于32楼的高层物业进行改造分租时,未履行基本注意义务,应承担30%的责任。

这一案例揭示了群租房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些房东和托管机构会违规改造房屋结构,比如将客厅、餐厅甚至阳台改造成卧室出租,这些改造往往忽视了安全因素。此外,群租房还普遍存在消防设施不足、用电用气不规范等问题,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03

市场现状:供需失衡下的无奈选择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群租房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仍然盛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巨大的住房需求与有限的供给之间的矛盾。

根据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2023年毕业生租房报告》显示,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毕业生平均租金分别为6213元/月、6037元/月、3889元/月和3855元/月。高昂的租金让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望而却步,而群租房因其相对低廉的价格成为他们的无奈之选。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一线城市,进一步加剧了住房供需失衡。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常住人口分别为2189万、2487万、1867万和1761万,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28万、185万、597万和713万。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住房需求持续攀升,而新建住房的供应却难以在短期内满足需求,这为群租房的存在提供了土壤。

04

解决之道:疏堵结合是关键

面对群租房这一顽疾,单纯依靠“堵”显然难以根治,更需要“疏堵结合”的综合治理策略。

  • 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明确群租房的认定标准和处罚措施。同时,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违规改造和出租行为。
  • 增加供给:通过建设更多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等方式,增加市场供给,缓解住房供需矛盾。
  • 规范市场:鼓励和支持品牌公寓的发展,提供安全、规范、性价比高的租赁产品。同时,加强对托管机构的管理,确保其履行安全管理责任。
  • 提升意识:加强对房东和租客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群租房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让每个人都能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居之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