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康复医学眩晕专业委员会推荐:眩晕症最新疗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28: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康复医学眩晕专业委员会推荐:眩晕症最新疗法

01

眩晕症治疗的最新进展

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等。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眩晕症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康复医学眩晕专业委员会近期发布的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治疗指导。

02

前庭康复治疗的个体化评估

前庭康复治疗(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herapy,VRT)是目前治疗眩晕症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VRT已从最初的Cawthorne-Cooksey训练发展为基于循证医学的更为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VRT之前,个体化评估至关重要。评估内容包括病史采集、床旁查体、前庭功能检查及基于功能、残疾和健康状况的国际分类(ICF)推荐的测量工具等。这些评估有助于客观地评估前庭功能障碍的部位、性质、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为制定明确的康复目标和个体化VRT计划提供依据。

03

药物治疗的新突破

甲磺酸倍他司汀是目前治疗眩晕症的常用药物之一。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专家共识,详细阐述了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要点。

甲磺酸倍他司汀是组胺H1受体弱激动剂、H3受体强拮抗剂,具有扩张血管作用,能促进脑干、内耳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痉挛并减轻膜迷路积水。此外,该药物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与盐酸倍他司汀相比,甲磺酸倍他司汀具有以下优势:

  1. 与受体(H1、H3)的结合率相对更高
  2. 餐后用药的胃内溶解度更高
  3. 达峰时间更短、药物半衰期更长

临床应用中,甲磺酸倍他司汀的常规剂量为18-36mg/d,最大可达108mg/d。在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和梅尼埃病时,该药物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04

其他治疗方法的进展

除了前庭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外,其他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例如,颈性眩晕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如氟桂利嗪)和其他物理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则包括中药辨证施治和针灸等,这些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05

专家委员会的最新推荐

康复医学眩晕专业委员会强调,眩晕症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多学科协作:眩晕症的治疗涉及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康复科等多个学科,需要多学科协作。
  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规范化治疗:遵循最新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
  4. 长期管理:眩晕症的治疗需要长期管理,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眩晕症的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通过前庭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患者症状可得到有效改善。未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眩晕症的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